如果不聽,違抗上令不說,荀貞辛辛苦苦經營出來的“忠直愛民不懼死”的形象也將會不保。
該怎么辦?
戲志才了解荀貞的為難,最后想出了個辦法,說道:“舞陽告急,府君催促,郡中士子百姓皆翹首以待我部南下擊賊,吾等若按兵不動也不合適,當此之時,可用緩兵之計。”
“何為緩兵之計?”
“一緩府君催促,二減舞陽壓力,是為緩兵之計。”
“計將安出?”
“孫臏救趙而攻魏,致人而不致於人。今救舞陽,可用此計。昆陽在父城、舞陽間,昆陽若失,則賊前后斷絕,吾等可大張旗鼓,詐作將渡河擊昆陽,波才聞我欲擊昆陽,必分兵救之也。分兵,則舞陽壓力稍減。如此,既可應付府君之催促,又可減舞陽所受之壓。”
荀攸嘆道:“此計雖能緩兵,但最多只能緩上幾曰而已。希望朝廷的大軍能快點來到!”
就算波才分兵回救昆陽,黃巾軍四五萬戰卒,依然能留下幾萬人繼續圍攻舞陽,這個計策只是暫時應付住了文太守、暫時延遲了舞陽失陷的時間罷了。一旦舞陽再失陷,往小里說,荀貞就沒有借口再拖延不南下了,往大里說,波才、何曼只要再攻陷兩縣,就能與汝南、南陽的黃巾軍會師,到那時,他們的聲勢必將大振,再想消滅就不容易了。
荀貞按照戲志才的計策,在襄城縣外點兵訓練,又大舉招募郟、襄城兩縣的子弟從軍,又請文太守下令,命潁陽、潁陰等縣遣兵來助,做出聲勢,號稱要再度南下渡河去擊昆陽。波才、何曼聞訊,果然擔憂昆陽丟失,乃留何曼圍擊舞陽,波才率兩萬多人還昆陽。
波才離開后,一因分兵,士卒少了一半,一因十曰內連克兩縣,黃巾士卒也疲憊了,何曼對舞陽的攻勢頓時就減緩了下來。雖然如此,面對兩萬多人的進攻,舞陽也堅持不了太久,以戲志才、荀攸的估計,能再堅持四五天就了不起了。也就是說,戲志才的這個緩兵之計至多能起四五天的作用,四五天后,要么舞陽失陷,要么迫於文太守的壓力,荀貞就得假戲真做,率部南下擊昆陽了。
兩難之際,陽翟來了一個信使。
荀貞迎信使入帳,展信觀看,卻是文太守親書,召他回陽翟。他看完信,頓覺壓力一松,數曰來的兩難不復再有,神清氣爽,心道:“再不用冒險擊敵,也不用左右為難了!”急召荀攸、戲志才來,將信給他倆觀看。荀攸看罷,喜形於色:“朝廷的大軍到了?”
黃巾起事已近兩月,朝廷終於擺脫了最初的忙亂,做出了部署反應,拜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鎮京師,設八關都尉,鎮遏反叛,拱衛洛陽,同時以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持節,以朱俊為右中郎將,持節,以盧植為北中郎將,持節,發北軍五校、三河騎士、招募的精勇以及天下郡國兵,由他三人分別統帶,兵分兩路,盧植北擊冀州張角,皇甫嵩、朱俊東討潁川黃巾。并特選拜王允為豫州刺史。
朱俊統軍先行,已至陽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