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朱俊回首,問道:“文臺笑什么?”
“我剛與貞之商量,說等來曰攻城時,看我倆誰能先登。”孫堅跳下馬,拱手請令,說道,“兩位將軍,堅請為攻城先鋒!”
皇甫嵩笑問荀貞,說道:“貞之,文臺不是想和你比比誰能先登么?如今文臺請為先鋒,你為何安坐馬上不動?”
荀貞下馬,恭謹行禮,說道:“司馬江東猛虎,貞莫及也。”
被人稱為“英武”是好的,但若被人認為“勇猛”,視為勇將,就不太好了,這不是荀貞想要的。故此,他不愿和孫堅比誰能先登。
皇甫嵩、朱俊齊聲大笑,眾人也隨之而笑。
這一番探視敵情,緩解了戰前的緊張氣氛,眾人放松了許多。
荀貞看了眼皇甫嵩的笑臉,心道:“一張一弛,文武道也。離開巾車鄉前,皇甫嵩以‘保家’激勵士氣,到了昆陽城外,又故作輕視敵人,以化解部將們的戰前緊張情緒,這就是善為將者的領兵之道吧。”想起了前世的一句話:“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古今中外,用兵之道唯一也,善用兵者對怎么用兵在語言上的總結可能有不同,意思卻千變萬化不離其宗,異曲同工。
……
皇甫嵩輕視敵人,在具體的攻城安排上卻很嚴謹。
觀過敵情,轉回軍中,經過商議,朱俊帶部佯攻昆陽城東、西兩面城墻,皇甫嵩分兵五千佯攻北城墻,親率兩萬余人攻打南城墻。
孫堅爭做先鋒,皇甫嵩允了,把他從朱俊部調來,由他率部先擊。荀貞則隨著朱俊佯攻,他負責的是東城墻。
計議定了,各部在城外扎營,休憩一夜,次曰下午開始攻城。
1,皇甫嵩是個溫恤士卒的人。
“嵩溫恤士卒,甚得眾情,每軍行頓止,須營幔修立,然后就舍帳。軍士皆食,己乃嘗飯。吏有因事受賂者,嵩更以錢物賜之,吏懷慚,或至自殺。”
這個“吏”也值得一提,因為懷慚而自殺,大約除了“極好面子”的漢代,別的朝代不多見。“好面子”是個好事兒,知道禮義廉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