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萬人之術?”
“匹夫之勇靠的是勇力,萬人敵靠的是智謀。欲取昆陽,只有勇力是不夠的,非得有智謀不可。我且問你,人為何頭在上而四肢在下?”
劉鄧茫然搖頭,老老實實地答道:“不知。”
“頭者,首領也,智謀也。四肢者,部眾也,勇力也。頭在上而四肢在下,便是在告訴你,需得‘以智馭勇’。孟子云:‘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即此意也。你若只憑勇力,至多是個十人敵,但你若能從皇甫將軍處學到敵萬人之法,你就最少是個千人敵了。你是愿意做個嗔目疾視,拔劍與人濺血於市里鄉亭的十人敵呢?還是愿意做個揮旗鳴鼓,驅眾橫行天下攻城略地的千人敵、萬人敵呢?”
劉鄧睜大了眼聽荀貞說完,回刀入鞘,跪拜俯首在荀貞腳前,大聲說道:“丈夫當為萬人敵!鄧愿為萬人敵,為君馬前驅,效死君前!”
荀貞哈哈大笑,扶起了他,說道:“這就對了。”招呼在一旁也在笑的江禽,說道,“來,來我帳中,咱們開個小軍議。”
荀貞和部下諸將皆沒有太多的打仗經驗,要想盡快地提高能力,只有便打便學,因此,這幾天,每當傍晚收兵后,荀貞都會把部將們統統召集起來,總結今天圍、攻的經驗與教訓,并讓去觀摩過皇甫嵩攻城的人給大家講一講皇甫嵩是怎么攻城的,以及他們從中學到了什么。同時,他也趁機給部將們講一些古代的攻城戰例,并做了一個簡單的城池沙盤,定下了幾條規則,讓諸將分成兩派在沙盤上推演攻守,由他和戲志才做裁判。
雖然到目前為止只有短短的三天,但因為學習和實踐結合在了一起,荀貞覺得部下的諸將們對攻城的認識已經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別是陳褒、江禽,尤其是陳褒,舉一反三,進步很大,乃是諸將里的佼佼者。在昨晚的沙盤推演中,陳褒、許仲等人是攻的一方,在陳褒的出謀劃策和在許仲的穩健帶領下,只用了三個回合就把“城”攻下了。當然,這也是因為對手不太強的緣故。
荀貞帶著江禽、劉鄧等人來到自家帳中,正要令程偃去召諸將來,帳外來了一人,卻是朱俊傳達皇甫嵩的命令,令他去皇甫嵩的帥帳里議事。
主將有令,不能不去,只得把今晚的課程放下,荀貞命江禽、劉鄧各自歸營,領了軍令,叫上戲志才,兩人騎馬先去匯合朱俊。
到了朱俊的軍中,已有幾人先到。朱俊讓他們稍等,不多時,又有兩三人趕到。朱俊起身說道:“走吧。”
荀貞、戲志才隨著朱俊一行人轉到南城墻外,在連綿不絕的各營中穿行而過,到了皇甫嵩的帥帳。
帳中坐了十幾人。戲志才飛快地看了一圈,輕笑對荀貞說道:“軍中凡六百石以上者皆在了。貞之,只有你是百石啊!”
攻城的有三萬多步騎,百石吏多了,來的只有荀貞一個,這就是皇甫嵩對他的青睞了。
荀貞看見孫堅已經在座。孫堅笑著向他打招呼。
皇甫嵩還沒來,趁這功夫,荀貞來到他的席前,關切地問道:“兄長,你臂上的傷好點了么?”
“皮外傷,算得什么?不耽誤攻城殺賊!賢弟,我聽說你這兩天佯攻得不錯,殺傷了數百賊兵。圍城四面,三面佯攻,佯攻的這三處就數你殺賊殺得最多了!”
荀貞瞥了一眼坐入上首的朱俊,謙虛地說道:“此皆朱將軍所部之功也。”東城墻外除了荀貞部三千來人,還有朱俊撥過去的兩千京師壯勇。
孫堅哈哈大笑,說道:“賊兵負隅死戰,這幾天打得甚是酣暢快意,只惜不能與賢弟并肩齊力!”
“兄在南主攻,弟在東城墻為兄助陣,也算是并肩齊力了。”
正說話間,皇甫嵩到了。荀貞忙收住話聲,辭離孫堅,斂袖退到自家的坐席上,跪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