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什么?”
“這曹都尉真是與眾不同,雖出身閹宦之家,但自出仕以來,卻總與閹宦作對。我聽說他當年為洛陽北部尉時,杖死過小黃門蹇碩的從父?”
曹艸年二十被舉孝廉,拜為郎,不久即出為洛陽北部尉。“尉”就是縣尉,通常縣有一尉或二尉,“大縣二人,小縣一人”,洛陽是京師,設有東、南、西、北四部尉,秩四百石。縣尉職主盜賊,有執法之權。曹艸用五色棒杖死蹇碩叔父一事在當年也曾引起過朝野的轟動,聽說過此事的人很多。小黃門是省內官,別看名中帶個“小”字,品秩也不太高,只六百石,但因隨侍皇帝左右,權力很大,蹇碩深得當今天子寵信,別人討好他還來不及,曹艸初生牛犢不怕虎,剛剛出仕卻就把他的叔父給打死了,足見其人之銳意進取。
等不多時,遙見數千人馬打著火把迤邐行來。
荀貞心道:“必是曹艸帶軍到了。”翹首眺望。離得太遠,看不到。又等了會兒,這支軍馬行至近前,最前邊,一面赤色的軍旗招展,在旗下,數個騎士簇擁著一人。此人個頭不高,膚色黃黑,短眉小眼,唇上蓄須,容貌雖不算丑陋,也不稱不上俊朗,中人之姿,觀其年歲,約有二十**。這人個子雖然不高,但騎在馬上,按劍挺胸,昂著頭,氣勢十足。戲志才也看到了此人,說道:“這便是曹艸么?”
此人正是曹艸。
快到營門時,曹艸抬了下手,隊伍停下腳步,他翻身下馬,健步行來,一邊往前走,一邊打眼看在營門迎他的眾人,一雙眼飛快地掃了一遍,在看到射聲營、步兵營的兩個校尉時,他的臉上露出笑容,沖他們飛了個眼色,但沒打招呼,目光隨即轉向立在前頭的皇甫嵩、朱俊、文太守三人,快步走至,行個軍禮,說道:“艸怎敢有勞兩位將軍出迎?……,這位想必就是本郡的太守文公了?”
曹艸從小在京師長大,一口純正標準的洛陽雅言。
文太守應道:“在下正是,都尉遠來辛苦。”
“見過文公。”
皇甫嵩還了個軍禮,笑道:“孟德來得正是時候!”
“將軍此話怎講?”
“我先給你介紹來迎你的諸君!”
射聲營、步兵營的兩個校尉不必介紹了,曹艸久在京師,早與他倆相熟,從前往后,皇甫嵩一一給曹艸介紹眾人。除了那兩個校尉,皇甫嵩、朱俊軍中的這些司馬們很多也是從京師來的,與曹艸多是舊識。曹艸甚是隨意,每見著一熟人就笑言幾句,在介紹到一個姓劉的別部司馬時,曹艸大概和此人很熟,更是上前兩步,借他行禮說話之際,伸手摸了摸他的肚子,笑道:“老劉,你這才出京幾天?肚子就見小了啊!在洛陽時我就告訴你,多騎騎馬、跑跑弓,對身體有益!你就是不聽,現在看看怎樣?肚子一小,整個人就精神了許多啊!”
眾人聽了,有的發笑,有的面現不快。出來迎他的人中有不少是儒家子弟,儒家講究禮儀,營門之外如此笑談,不但失了禮節,而且有損威嚴。不過皇甫嵩的臉上卻是沒甚異樣表情,曹艸在京師也是個風云人物,他以前就認識他,了解他的脾姓。
荀貞站在末尾,姿勢雖然恭謹,視線卻沒離開過曹艸,見他言談隨意,舉止輕易,不禁轉看了一眼孫堅,心道:“曹艸在言談舉止上與文臺有相像之處,皆很‘通脫’。”
“通脫”是時人語,意即輕脫、佻易,不重禮節。荀貞雖從前世的影視書籍中知道曹艸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但在他本來的想象中,曹艸畢竟出身貴族豪門,再不拘小節,怎么也得有點“貴公子”的樣子,於今觀之,曹艸不拘小節的程度卻出乎了他的想象。
不過細細想來,這也在情理之中。
當今之掌權者分為兩類,一類是外廷的士大夫,多來自崇信儒學的士族,一類是內廷的閹宦,來自非儒家的寒族。兩者出身不同,平素的言談舉止自也就有不同。曹家雖為貴族豪門,畢竟根基淺,沒有“家學”,不能與荀氏、鐘氏、陳氏這樣的家族相比。比如荀氏,荀子之后,世代以儒學傳家,族中子弟從出身始,就受禮儀的熏陶,可以說禮儀已深入到他們的骨子中去了,而曹家就算再有權,就算曹艸本人再“明古文”,對儒學的造詣再深,“三代以內無貴族”,在禮儀這方面到底無法與世代儒學傳家的士族相比,故此難免會讓荀貞覺得他與同樣出身寒門的孫堅有相似之處。
荀貞正走神尋思,感覺有人走近了自己的身旁,忙收攏心思,捧手恭立。
走近的是皇甫嵩、曹艸。皇甫嵩身高體壯,雖說容貌和藹,但出身將門,多年帶兵,行走站立間很有威儀,曹艸短小精悍,盡管步伐矯健,然舉止佻易,毫無威儀可言,兩人在一塊兒頗是令人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