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璦落馬了?
皇甫嵩忙轉回頭,再向陣中看,卻見陷入敵圍的辛璦仍在廝殺,沒有落馬,心中一跳,心道:“難道是荀貞?”
他急忙再向辛璦后邊看,荀貞仍也跨/坐馬上,長矛翻飛,沒有落馬。他問道:“誰落馬了?”
“荀君身旁的一個護衛。”
“一個護衛?”
這個將校手指陣中,叫道:“看,就是他!”
數百騎兵混戰里,找一個落馬的人不容易。皇甫嵩翹足極目眺之,萬千殺陣里,人喊馬嘶中,看到荀貞在四五個敵騎的圍攻下,不顧對方的矛戟橫刀,兜馬回轉。從交戰開始,荀貞只有向前,從未后退,這是頭一次。只見他催馬往回走了數步,在馬上彎下腰,向地上伸出了手。
他手伸出處,地上有一人,可能是腿斷了,半坐半躺。在這人的身邊倒斃了一匹馬,應是他之前的坐騎。
“此人是誰?值得荀君這般拼死回救?”皇甫嵩提心到口。要知,這是在敵人陣中,正在沖鋒廝殺,荀貞這一回馬,就等同把后背丟給了敵騎,雖有親兵遮擋護衛,但也是很危險的。他身邊諸將,包括文太守都緊張地在看著荀貞在亂軍陣中救人,沒空回答他的問題。
地上這人也伸出了手。眼看荀貞就要抓住他的手,把他從地上帶起,但這人卻突然縮回了手,好像大吼了一聲,從地上一躍而起。
他接下來的動作快速猛烈,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剛從馬上墜落斷了腿的人:他在躍起的同時抽出了腰間的長刀,猛地順著荀貞的坐騎,撲向馬尾處。在這里,有一個敵騎殺開了荀貞親兵的護衛,挺矛沖近,矛頭離荀貞不到兩步遠了,這人在半空中揮刀擊下,把這個敵騎的矛頭砍偏,扔下刀,迎面撞上了此敵的坐騎,抱住了馬頭。敵人的坐騎驚駭之下,側首曲腿,試圖甩脫他,但卻腳下踩空,栽倒地上,馬上的騎士也摔落地上。
騎士倒地,欲圖拔劍,這人又從地上爬起,撲到騎士的身上,牢牢抱住了他。這個騎士披的有甲,戴有兜鍪,無從下手,這人便以頭頂之,將他的兜鍪頂開,張開嘴,咬嚙其耳。皇甫嵩等人雖看不清,但也可以想象出,敵騎此時必是疼痛異常。這個騎士果然劇痛之下,驚駭失措,兩次抽劍才把劍抽出,不管三七二十一,朝這人的身上亂捅,但這人卻始終沒有放手。
為了救荀貞,放棄了生的機會,帶著墜馬后的斷腿之痛連中幾劍仍不放手。皇甫嵩驚道:“是何人也!如此忠壯!”
那個敵人騎兵的馬先前栽倒之時,因為離荀貞不太遠,差點倒在荀貞的馬上,荀貞驅馬側走,再又轉回時已經晚了,這個為了保護他而不惜己命的人已經中了好幾劍。皇甫嵩等人看到荀貞悲憤怒呼,挺起長矛,往這個敵人騎兵的身上連刺不止,接著又想跳下馬來,但被趕過來的親兵阻止。兩個親兵下馬,把這個已被刺死的敵人騎兵搬開,因為被抱得太緊,拽了好幾次才得以成功,而那個抱敵騎的人雖還保持著抱人的樣子,彎曲著手臂向著夜空,但人卻躺在地上一動不動,顯是已經死了。
皇甫嵩等人半晌無語。
一個將校說道:“這是程偃,我常見他在荀君左右。”
又一將校說道:“聽說荀君在為繁陽亭長時就與程偃相識了,程偃那時是亭卒。荀君好像對他有恩,因此后來荀君離任亭長時他就跟著也離開了,從此一直侍從荀君,直至今曰。”
皇甫嵩嘆道:“雖只是個亭卒,忠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