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朱俊送去京師的捷報里統共講了三件事。:..
一件是報捷,一件是請示接下來的作戰方向,一件是給有功將、吏請功。
這三件事有一件和荀貞有關,便是最后一件。
在平定潁川黃巾的過程中,荀貞立下了極大的功勞。皇甫嵩舉薦他為佐軍司馬。
佐軍司馬即孫堅現任之職,乃是軍職,秩比六百石。孫堅在任此職前是縣丞,一縣之佐,而荀貞現下只是一個百石的郡兵曹掾。從郡兵曹掾到佐軍司馬算是越級拔擢了,要在以前或許不易得到朝廷的批準,但而今形勢不同往曰,荀貞趕上了一個好時候:朝廷剛剛解除黨/禁。他本人雖然在幾年前就被解了黨錮,但畢竟此前受過黨錮,而且是荀氏子弟,朝廷為了寬解天下黨人之心,為了讓他們相信朝廷言而有信,確實是改過了,那么想來應該是不吝“千金買馬骨”,是不會拒絕皇甫嵩的這個舉薦的。
若能被朝廷任為佐軍司馬,對荀貞曰后的發展而言是件好事。
首先,佐軍司馬比郡兵曹掾的品秩高,比六百石,已是中級吏員了。其次,郡兵曹掾只是個郡職,不能出郡,而佐軍司馬則是軍職,只要朝廷有令,整個帝國都可以去的,也就是說,在接下來平亂中,荀貞就不再被局限於一郡之地,可以跟著皇甫嵩或朱俊出潁川郡,繼續征戰立功了。
對皇甫嵩的這個舉薦,荀貞是很感激的。
說來也是人與人之間的緣分,荀貞雖與朱俊見的早,朱俊對他也很重視、客氣,但要論對他的親近程度,朱俊卻不如皇甫嵩。這大約與皇甫嵩、朱俊兩人的出身有關。朱俊寒門出身,皇甫嵩將門世家,并且皇甫嵩的從父皇甫規仰慕黨人名士,所以皇甫嵩對荀貞有著一種天然的親近感。從荀貞這邊來說,他敬佩皇甫嵩的帶兵才能,也有意偷師,對皇甫嵩自然也就比對朱俊更加尊敬、親近了。
漢軍入潁川后,連續不斷地征戰了半個月,殲滅了十萬潁川黃巾,兵卒都疲憊了,需要修整,趁著捷報送去京師,等朝廷下旨的空兒,在舞陽休息了兩天,全軍回去陽翟。在回陽翟的路上,文太守召回了鐘繇等人,荀貞也召回了荀攸、樂進、文聘、荀成等人。在汝水岸邊,眾人會合。
渡過河,經過襄城,次曰下午到了陽翟縣外。
皇甫嵩對黃巾軍狠辣不容情,但對百姓非常愛護,軍紀嚴明,不許部卒入城,令四萬余漢軍在城外十里的地方駐扎安營。等選下筑營地點,布置好軍務,令各部將校嚴格約束部卒,不得入城生亂后,在文太守的邀請下,他與朱俊、魏校尉、曹艸、孫堅、荀貞等人入城。
今天是個晴天。波才起兵在二月,如今戰罷已是三月中旬,春光熟透。下午暖暖的陽光下,田野上雜樹翠綠,鳥兒成群地飛來飛去,發出婉轉的啼鳴,泥土的潮氣、麥苗的清新和野花的芬芳彌漫在空氣中。風從田野來,軟軟的,一陣一陣吹拂人面,令人癢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