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人應是。卻又有一小帥說道:“崔帥所言固是,可是皇甫嵩主力足有兩萬余人,我莊中卻只有千人,如果不先擊潰荀賊,等皇甫嵩來后,他兩人合兵,人馬將會更多,咱們該怎么辦?”
崔秉說道:“征戰之道,不在人多。潁川、汝南各十余萬眾,可是不到兩個月就先后覆滅,何哉?”眾人面面相覷,都道:“是啊,為何?”崔秉說道:“我率汝等來韋鄉前,卜帥私下對我說,汝南、潁川之所以敗,不是因為波才、彭脫諸帥不敢戰,也不是因為漢兵精銳。”眾人問道:“那是為何?”崔秉說道:“卜帥說:全是因為汝南、潁川之兵太過集中,不夠分散。”眾人奇道:“不夠分散?”崔秉說道:“是啊!波才、彭脫集全郡之精兵,屯於一城,看似是集中了力量,但是卻造成了外無必救之援軍的局面。凡守戰,外無必救之軍是大忌也!試想:孤守城內,外無援軍,兵卒如何能有斗志?所以,波才、彭脫先后覆敗。”
眾人說道:“原來如此!”崔秉說道:“故此,卜帥令我率汝等守韋鄉,令韓立率精兵守白馬,而自帶主力坐鎮濮陽。如此,咱們韋鄉、白馬、濮陽三地互為響應,彼若攻我等,則卜帥、韓立援我等,彼若攻白馬,則我等擊其后,卜帥遣精兵擊其側,彼若擊濮陽,則我等與韓立援濮陽。這樣,三地互應,彼此連通,賊兵雖眾,能奈我何?”眾人齊齊說道:“卜帥妙計!”
崔秉笑道:“所以,我等安心守莊就是。只要按此策略,即使不獲大勝,亦足能保我軍不敗。”
這是老成之計,碉樓上的東郡黃巾諸小帥領命應諾。
……
曰頭東升,漢兵在莊子的三面列好了陣型。
崔秉見荀貞打馬回入陣中,很快,漢兵陣里傳來了擊鼓之聲。
崔秉等人不覺心頭一緊。崔秉抓住樓上的扶欄,傾身向漢軍陣中遠眺,心道:“莫不是荀賊要攻莊了?”令左右,“傳我令下去,命圍墻上的守卒各部備戰,令碉樓上的弓弩手開弩拉弓,荀賊若是攻我,就萬箭齊發!”左右應命,分出數人前去傳令。
漢兵陣中鼓聲陣陣,不多時,崔秉望見從漢兵各部的陣中分別馳出數人,往中軍而去。
他說道:“是了,這不是荀賊要攻莊,而是他在召集各部將校。”隨即想道,“召集完各部將校,也許就是他攻莊之時了。”又令左右,“傳我令下去,命守卒、弓弩手打起精神。告訴他們,就說卜帥和韓立的援軍至遲明、后天就能來到!”左右應命,又分出幾人去圍墻和碉樓各層傳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