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說道:“凡守城,必先守野。我軍可遣一支精銳出城,在城外野地駐扎,與我城中成掎角之勢,以此來阻漢兵之擊。”
又一人反對,說道:“當漢兵擊西華之時,彭脫、龔都、何儀、劉辟諸帥不就是依此行之么?結果如何?漢兵先擊破了分兵出城的劉辟營,接著又擊破了西華縣城。”對卜己說道,“卜帥,以小人之見,咱們不可重蹈西華彭脫、龔都諸渠帥的覆轍,萬不可再分兵去城外了!西華兵多,足有八萬之眾,分兵且敗,況且我東郡兵少,濮陽城中只有兩萬人,又怎能再分兵去城外呢?這豈不是主動削弱了我城中的守御力量,給了漢兵各個擊破的機會么?此策萬萬不可行之。”他這話說的也有道理。
卜己皺眉苦思,想了多時,做出了決定,說道:“你說的對,我軍兵少,沒有西華兵多,確實不可再分兵了,也好,那咱們便就全部駐守城中,共御漢兵!”諸人應諾。
卜己又問諸人有沒有什么別的御敵之策。
眾人七嘴八舌,眾說紛紜,說來說去不外乎加緊城防,如此云云。
有一人說道:“荀賊狡詐,我聞他昔破潁川襄城、郟兩縣,用的都是詭計,遣人混入城中,然后在城中內亂,以此破城。我等當吸取這個教訓,從今天起關閉城門,嚴守城池,不放一人入城,也不放一人出城,反正我城中儲糧甚多,足夠數萬人吃用半年了。”
卜己頷首,表示贊同,說道:“不錯。……,不過城中儲糧只夠數萬人吃用半年卻還不夠。這樣吧,今晚你們就各派兵卒出城,趁漢兵還沒有到來之際,再去周圍的鄉亭里抄掠一遍,一則收斂鄉亭積聚,充實我城中谷糧,二則也算堅壁清野,漢兵遠來,輜重運輸不易,想來應是沒有帶多久的糧秣,我們多從城外搶掠來一點,他們后期就少一點補給,此損敵益我之計也”堂上諸人齊聲說道:“卜帥妙計!”又一個小帥說道:“既然出城掠糧,不如也順便再掠些青壯進來,這樣等皇甫嵩擊我城時,我等也可用這些青壯先抵擋一陣。”眾人又齊聲說道:“妙計也!”卜己大喜,說道:“好,就按此行之。”
軍議完了,渠帥、小帥們各歸本營,按這計策行事,分別遣人出城,去擄掠糧食、青壯。
……
卜己獨坐郡府堂上,又沉吟細思,皇甫嵩威名太大,自出征以來,連克兩郡,斬獲二十余萬,他只有數萬之眾,越想越覺得擔憂,覺得沒有保住東郡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