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收獲的季節。
漢之風俗,在這個月要收枳實、治場圃、修竇窯,同時制作葵菹、干葵。
九月十一這天薄暮,邯鄲縣西北二十來里處,距馬服山最近的一個小鄉里外,田地上稀稀拉拉地散布著些婦人、孩童,彎著腰在田中、壟上和起伏在野間的丘陵中搜找秋葵等諸般野菜。
趙國多山林,野上常見狐、狼,太平時還好說,狐狼不敢近人煙密集地,然而今年從春天戰亂到上個月,民死者狼藉,最亂的時候出鄉里不多遠就能見到伏尸,這就引來了許多的狐貍豺狼出沒附近。如今常有狼群野狐在各個鄉外轉悠,覬覦里中。
外既有狐狼,那么當天色晚時,鄉人本該是待在里中、最好不要出外的,大部分的鄉人也的確是這么做的,可龍生九子尚且子子不同,況乎尋常百姓?同樣都是百姓,但家里邊的情況各有不同。有的人家壯丁多,男子多,有的人家經過戰亂則只剩下了孤兒寡母。男子多的,家里在鄉中的勢力就大,勢力大就可以從容找吃食,甚至結隊出去打獵,只剩下孤兒寡母的爭不過人家,就只能在人家收獲歸鄉后出門碰碰運氣。野上的這些婦人、孩童便是這種情況。
婦人衣不蔽體,孩童蓬頭垢面。
為防狼狐來,婦人們各帶了武器,俱是些農家常用的農具,木鏟鐮棒之類。她們一邊帶著孩子細心地在野上搜尋野菜,一邊時而起身抬頭,警覺地向四面望上一望。
這個時候,遠處的官道上塵煙彌漫,從西邊邊來了一支部隊。孩童們尚記得前數月黃巾侵掠、盜賊四起的可怕情景,看到路上有兵卒行近,頓受驚嚇,紛紛躲到婦人們的身后。婦人們亦惶恐害怕,有的護子心切,抱起孩子便往里中跑去,有的則按著孩子伏身野中,希望能不被來兵發現。不過,卻也有鎮定膽大的,翹著腳望了會兒,說道:“這不像是賊寇,像是郡兵。”
來的這路人馬正是許仲、荀攸所帶之部隊。
他們在馬服山打了一個勝仗,左須被李驤斬殺后那股黃巾余部群龍無首,登無斗志,四散逃跑,被許仲、江禽、陳到、劉鄧四面截殺,傷亡大半。只用了半個時辰,許仲就結束了戰斗。戰后檢點戰果,斃、傷、俘獲敵人千三百余人。一千五百多人的黃巾只逃出去了不到二百人。
這逃出去的一二百黃巾兵大多逃進了馬服山,因為對此處的山形尚不太熟悉,為避免無謂的折損,許仲沒有追擊,整頓了下隊伍,掩埋掉死者之尸體,放走了那些被黃巾裹挾的老弱婦孺,全軍即轉回邯鄲。這個小鄉里正在回去邯鄲的路上,卻是路經此地。——昨晚他們就路過過這里,但當時行軍隱秘,沒打火把,鄉民時又都在里中,所以竟是無人知曉。
獨自指揮部隊打了一個勝仗,許仲的心情輕松很多。
來之前他是很有壓力的。這是荀貞帶著他們來到趙國后的第一戰,荀貞又特別交代他:只許勝,不許負,他怎能不壓力重重?好在仗打得很順利,沒有出什么紕漏,圓滿地完成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