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衡無法,只得在侍從的攙扶下向前勉強走了兩步,舉手示意擊鼓,開始都試。
鼓聲畢。
荀貞再又請示劉衡,說道:“燕趙多慷慨悲歌士,場中諸君既能被選入郡兵,想來定都勇武兼人。貞部下的義從家兵從貞征戰擊賊,亦自覺可稱驍勇,試郡兵前愿先演武,以拋磚引玉。”
“請。”
都試主要試箭術。荀貞帶來的這十來人中,箭術好、擅弓弩的有辛璦、蘇則、高丙、夏侯蘭幾人,辛璦、蘇則、夏侯蘭善箭,高丙獨擅弩。荀貞即令他四人出列,馳射弩弓。
場上早備好了騎射用的靶場。
騎射之靶場不似步卒之靶場,占地很大,箭靶也多。箭靶有高有低、有起有伏。從臺上望去,遙可見約有十余箭靶遠遠近近、疏密不一地分布在靶場上。
辛璦首先驅馬入場中。
靶場在郡卒陣的左側。
荀貞下令,命郡卒左轉,前邊的坐下,中間的半蹲,后邊的站立,齊觀辛璦馳馬射靶。
辛璦因為長相太過秀美,為增殺伐氣,每當臨陣擊敵時常戴鐵面甲,今天只是都試演武,不是上陣殺敵,所以卻未戴面甲。郡卒們見他人物美麗,馳馬風流,挾綠沈雕弓,乘踏雪烏騅,奔行於高低起伏的箭靶之間,卻不似來射箭的,倒仿佛是誰家貴族的子弟春游郊外。
知道辛璦是誰的倒也罷了,知便是他追殺了張角。不認識辛璦的郡卒目睹他的風流人物,卻就不免懷疑其能,心道:“此等美貌之少年合該傅粉熏香,游於春野之郊,如何能上陣殺賊?”
卻見辛璦催馬提速,繞著靶場的外圍跑了兩圈,待馬速提上去后,以腿馭騎,挽弓搭箭,斜斜插入場中,迎對諸多的箭靶,時而控弦左射,時而側身右發,忽而俯射馬蹄,忽而仰射月支。馬蹄、月支,皆箭靶之名也。高者名為月支,低者呼為馬蹄。馬行如風,帶起塵土滾滾,箭去如流行,迅捷帶風。疏忽片刻,場中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箭靶悉被射中。
郡兵們看得眼花繚亂。
待辛璦射罷,近處的郡兵瞪大眼仔細去看,看得清楚,所有的箭矢皆正中靶中,再去往地上看,地上卻是干干凈凈,未有一箭遺落。辛璦馬上的箭壺里統共裝了二十支箭,卻是無一落空。他射得興起,把箭射完了猶不肯離場,轉首遠顧蘇則,遙相喚道:“阿則!箭來。”
辛璦、蘇則均善弓,又是老鄉,兩人沒事時常在一塊兒切磋。聞得辛璦此喚,蘇則立知其意,打馬奔前,騁入場中。兩人對面馳行,在靶場的正中相遇,交錯而過,到靶場的南、北盡頭,分別撥馬回轉,再相向疾行。這一次相對奔行卻與上次不同,蘇則抽弓矢在手,在馬上施以連珠箭法,卻是向辛璦連環疾射。
前箭方離弦,后箭已經出。后箭方才出,后后箭又已出。一連三箭,首尾相連。
眼見這三箭分奔著辛璦的面門、前胸去,旁觀的郡卒們驚呼出聲。便在這間不容發之際,辛璦兜馬左右行,或仰首,或轉腰,探手疾抓,眨眼間將此三矢悉數抓入手中。這是,旁觀郡卒的驚呼尚未落地,見到辛璦此等妙技,驚呼復又轉為驚嘆。驚嘆未落地,只見辛璦復又左射右發,俯身低就,把這三支箭矢盡數射出,觀其去處,俱中左近的月支、馬蹄。
場外安靜了稍頃,彩聲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