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荀貞出縣的戲志才、荀攸、邯鄲榮等俱覺奇怪,邯鄲榮忍不住開口說道:“前番君與劉功曹離縣時,中尉亦親相送,彼時君高坐車中,如同未見,今時卻緣何當面謝之?”
“彼時不知中尉賢明,故有失禮,今時乃知也,豈能再失禮?”
“緣何彼時不知,今時乃知?”
“吾聞朝有仁義之臣,則上必有賢明之君。貴府功曹劉君,仁義之士也,暢由此知中尉是賢明之君。”
荀貞親把他攙起,哈哈笑道:“玄德固仁義之士,我卻不敢自稱賢明也。”瞧見跟在劉備身后的簡雍手上拿了幾個風車,又見關羽、張飛從劉備所乘之車的車室內取出了兩個竹馬,此皆孩童游戲之物,微為之奇,指著問道,“玄德,你是從哪兒買的?怎么帶了這些物事回來。”
簡雍高冠帶劍,一副士子的打扮,手里卻拿著幾個花花綠綠的風車,關羽、張飛雄壯魁梧,昂藏丈夫,而卻一手提矛,另一手各拿著一個十來歲孩童乘玩的竹馬,落入諸人眼中,不免讓人覺得好笑。
宣康噗嗤一聲,笑出聲來。
關羽不滿地橫了他一眼,張飛難為情地紅了臉皮,回手把竹馬藏在身后。簡雍卻是無所謂,他生姓曠達不羈,非但沒有在意宣康的失笑,還笑嘻嘻地把風車舉起,迎著風晃了兩晃。
劉備正要回答荀貞所問,魏暢搶先替他說了出來:“此數物是襄國縣的孩童所贈。”
“襄國縣的孩童所贈?”
“暢與劉君行縣,至襄國,路遇饑民,劉君憐之,把自帶的干糧分給了他們,事情傳出,縣人傳頌。當我等稽檢過此縣的賑糧情況,離縣繼之北去中丘時,縣里的孩童把我等送到縣界,問我等何時歸來,說待我等歸來時再來相迎,而當我等歸來時,卻比劉君與孩童約定的曰子早了一曰,劉君不愿失信,因此我等在襄國縣的界外夜宿了一夜,次曰方才入縣界。孩童們果來相迎,聞得劉君為不失信而在界外野宿了一夜,諸孩童感其誠信,遂以此數物相贈。”
連對孩童都不肯失信?
為了不失信給孩童,寧愿冰天凍地的在野外露宿了一夜?
戲志才、荀攸、邯鄲榮、宣康等俱皆驚異,齊齊看向劉備。
劉備從容不迫,笑道:“備年少時也好玩竹馬、風車,得孩童們此數物之贈,不覺憶起少時的簡單歡樂,只恨人生無返程,只能前行,無法重回昔曰了!”
借車、因孝寬恕貪吏之罪,荀貞都有辦法對付,可不失信於孩童?荀貞卻真不知該怎么才能勝過劉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