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
“第四件事,似應是令諸縣不惜一代價,加大對流民的賑粥,并對縣中無食的貧民也要開始賑粥。”
這一條是為了增強人體的免疫力,也是控制疫情常用的一個辦法。
“對,對。”
“第五件事,似應是令諸縣組織人手,分門別戶地挨家上告,縣民也好、流民也罷,叫他們曰常多洗澡沐手,注意通風。”
“沒錯,沒錯。”
“第六件事,凡是感染了傷寒的患者,必須集中管理,要把他們集中在一處,禁止他們出入,并除了給他們醫治的醫者外,禁止任何人進入。”
這一條的難度有點大。流民還好說,把他們中的患者集中起來不難,可縣民中的患者要想集中看管就難了。劉衡為難地說道:“若是縣民不愿?”
“寧聞一家人哭,不能聞一郡人哭!為防縣民有不愿的,可令諸縣出動縣卒辦理此事,并為防止縣民有染患傷寒而家人卻瞞不上報的,可暫時賦予縣吏入民居檢查之權。”
依照漢律,吏卒無故是不得進入民宅的,而今是非常之期,可以讓吏卒入民宅檢查。
“好,就按中尉說的辦!……,還有么?”
“第七件事,似應是傳令諸縣,不許縣中的流民出境,同時也要控制縣界,不許縣外、郡外的流民入境。”
這一條的難度更大。荀貞也知道以當下的條件來說,是很難把各個縣以及本郡與外郡徹底隔絕開的,說完了這一條,他頓了下,復又嘆道:“這一條執行起來也許會很難,但是雖然難,卻也需得令諸縣盡力為之。”
“還有么?”
荀貞也就只能想出來這么多,搖了搖頭,說道:“暫時只有這些了。”
魏暢接口說道:“去年黃巾起,郡民死者極多,有的沒能得以安葬,以暢之見,還應傳令諸縣,設臺奉祀亡者。”
在戰亂中死去或者在其它災害死去的人,尸體往往不能得到埋葬,無法得到奉祀,漢人以為,這些亡者會對此不滿,甚至認為疫病就是它們為泄憤而散播的。
劉衡點頭應道:“然也,然也。”又不放心似的問了一遍荀貞,“便按此數條傳令諸縣,中尉以為可否?”
“可以。”
“還有別的補充么?”
“別的?別的就是軍事了。”
要是在太平時,出現幾例傷寒患者可能還不會導致疫情,可現下黃巾方定,郡縣缺糧,流民無數,郡里既缺乏管理手段,也缺乏預防手段,荀貞心知,即便他說的那幾條管控辦法能得到實施,今年春的這一場疫病怕也是在劫難逃了,大規模的爆發、流行只是早晚的事兒。
疫病一旦大規模地爆發,內有流民,外有山賊,治疫是一方面,防備生亂卻也是一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