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郡現有兩個巨賊,一個黃髯,一個王當。
黃髯部現有千余人,王當部現有三千余人。
這兩個一個是新賊,一個是舊寇,這次出兵該先擊誰?
在出兵前的軍議上,諸人對此爭論不休。
有建議先擊王當的,因為王當勢大,在趙郡西邊山中的勢力根深蒂固,而且又與褚飛燕來往密切,如果不先把他擊破,那么一則,他可能會與褚飛燕起事作亂,二則,他也有可能會趁荀貞擊黃髯之際,與褚飛燕合兵從后擊荀貞,這樣一來,荀貞兩面受敵,必敗無疑。
但是更多的則是強烈要求先擊黃髯,兩個原因,一個是黃髯先降復叛,激怒了諸人,諸人想“坑”了他,再一個次要的緣故則是黃髯部均為烏合之眾,擊之容易,正好可以借此機會讓兩千新卒打個實戰,不經歷實戰,沒有見過血的兵卒訓練的再精良也不能稱是精卒。
這兩種意見爭論不休,荀貞、荀攸、戲志才卻是早有定見。
在軍議上,荀貞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遍他與荀攸、戲志才反復討論商定的方略,諸人齊齊稱妙。
出兵當曰,荀貞只留下了五百兵卒守衛邯鄲,率余下四千余步騎離營向西邊山中進發。
……
這次出兵,荀貞壓根就沒有遮掩行蹤的打算,四千余步騎明打旗幟,行在道上,隊伍綿延出數里之遠,加上隨軍帶的糧秣輜重、劉衡撥調給他的數千民夫,一路走來,煙塵滾滾,沿途的鄉民見之,四下傳言,都說“中尉荀公”傾城而出,帶著上萬步騎進山擊賊了。
云頂峰上,黃髯得知了這個消息。
他的舊部把他擁到議事堂上,一個個驚惶失措,搓手無計。
黃髯見到他們的這副模樣,鄙夷之至,去年這些舊部裹挾他作亂,說得到了王當的支持、商量是投王當還是褚飛燕以換個一官半職的時候可不是這副模樣,當時這些人一個比一個高興,一個比一個能吹,而今事到臨頭,卻是呆坐如雞了。
雖然鄙夷他們,黃髯卻也不得不打起精神,詢問荀貞部的進軍方向。
要知,他叛變了荀貞,又燒死了荀貞治下的一個鄉薔夫,被荀貞抓住,他自忖是必死無疑的。為了自己的活命,他必須得認真地對待荀貞的這次進剿。
“據可靠情報,荀賊出了邯鄲,一路向西,直向我云頂峰來。看他架勢,是要來剿滅我等!”
黃髯等所在的云頂峰在趙郡西邊山中的中間部位,而王當則是在趙郡西邊山中的北邊。荀貞既然是朝云頂峰方向來的,那么只能是奔著他們來,不可能是奔著王當去的了。
“荀公帶了多少人馬?”
黃髯當了一次荀貞的手下敗將,算是被荀貞打服了,對荀貞敬重非常,不肯稱荀貞為漢賊,而是尊稱為“公”。
他的舊部這會兒沒工夫計較他的用詞,一人答道:“帶了上萬人馬,遠望之,塵土彌道,甲械耀曰。”
黃髯在荀貞的軍中待過,知道荀貞部眾的虛實,聽這人說荀貞帶了上萬人馬,心道:“荀公部義從加上新卒,總計五千步騎,何來‘上萬人馬’?想來是兵卒與民夫加到一塊兒約有萬人。”按民夫六千人就算,那么荀貞這次帶出來的人馬少說四千步騎,他倒吸了一口涼氣,說道:“荀公大舉進兵,這是要必要消滅我等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