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記得張牛角在起事后不久就陣亡了,張牛角的志向是大是小,荀貞不感興趣,他關心的是褚飛燕。
張牛角臨死前,對部眾們說:“必以燕為帥”,可見他對褚飛燕的重視,而從褚飛燕后來的作為可以看出,褚飛燕這個人也確實是一個少見的人才,或不足以稱為英雄,然亦絕對是一個當世的人杰。
首先,褚飛燕有個人的勇武,“飛燕”這個綽號之得來便是因他身手矯健、剽悍過人、用兵如風火之侵。
其次,黑山軍是在褚飛燕的帶領下發展壯大的,鼎盛時有“百萬之眾”。
黑山軍與黃巾軍不同。
黃巾軍是張角一手創建、發展起來的,是以信仰為紐帶、以道職為層次組成的,換而言之,也就是說,黃巾軍有無可爭議的領袖,有明確的政治追求,有嚴密的組織,而黑山軍則不然。
黑山軍成分復雜,有黃巾軍的余部,有盤踞在山區各郡國的群盜,有如張牛角這樣的地方大豪,大大小小至少得有幾十個山頭,分布在綿亙數百里的太行山兩麓之山谷中,他們沒有明確的政治追求,沒有嚴密的組織,在起事之初也沒有公認的領袖,——張牛角也只是他們中的一員罷了,頂多在號召力上比余下的那些人強一點,而褚飛燕在繼承了張牛角的遺產后,卻以一人之力,把這幾十個山頭漸漸地團結到了一面旗幟之下,沒有過人的手段是不可能的。
再次,褚飛燕在勢大之后,為避免被漢軍主力圍剿,重蹈黃巾軍的覆轍,主動派人進京,請求招安,被朝廷拜為平難中郎將,得到了一個正式的身份,這份眼光少見。
再再次,褚飛燕以一個“山賊”之身,與名滿天下的袁紹、勇武無雙的呂布爭雄,最后雖然沒能獲勝,可也沒有戰敗,打了一個平手之局,給袁紹造成了重大的損失,這份實力不容小覷。
再再再次,袁紹兵敗,曹艸入主冀州之后,褚飛燕又審時度勢,主動歸降曹艸。
他歸降了曹艸后,曹艸拜他為平北將軍,平北將軍雖是個雜號將軍,卻也是一個尊崇之位,可以說是僅次於重號將軍。這固然得益於褚飛燕的審時度勢,可卻也可從中看出他在冀州、尤其是在太行山兩麓的勢力之強,便是擊敗了袁紹的曹艸也不得不籠絡羈縻他。
曹艸并封他為安國亭侯,他不但得到了善終,而且亭侯的爵位還被他的子、孫傳襲了下去,比起那些身亡族滅的群盜、豪強,乃至諸侯們來說不知強上了多少倍。
綜上所述,褚飛燕是一個有能力、有手腕、有眼光、有實力的智勇兼備之人,只可惜出身不高,要不然成就絕不會止步於此。
褚飛燕的這些經歷,荀貞限於前世的知識面,不能盡知,可只前兩條,一個他勇武剽悍,用兵迅捷,一個他把百萬黑山軍整合在了一面旗幟之下,建立成了一個聯盟,同進共退,就足以使荀貞視他為一個大敵了。
——
1,褚飛燕。
褚飛燕的后代一直到晉朝還頗有名聲、地位,他的曾孫還參與到了八王之亂里。
“門下通事令史[***],飛燕之曾孫。林與趙王倫為亂,未及周年,位至尚書令、衛將軍,封郡公。尋為倫所殺。”
2,雜號將軍。
重號將軍之下,雜號將軍的名謂繁多,較為出名的大約是四征、四鎮、四安、四平這幾個。蜀之馬岱,吳之丁奉都做過平北將軍。魏國的平北將軍是在建安十年始置的,屬第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