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道:“據報,常山郡自真定以北已盡被褚飛燕侵占,而今所存未失者只有元氏以南的諸縣,又據報,張牛角擁眾兩萬余,已經打下了巨鹿郡的下曲陽等地,將至楊氏縣。當此之際,方伯卻穩坐高邑,不急不躁,真是鎮定自若,不愧當今名士,果然八廚風范。”
荀攸猜道:“莫不是方伯別有破賊良策?故此不用中尉所獻之方略?”
“即便方伯有別的破賊良策,也該給我一道回文啊。”
荀貞這話說得很對,現今冀州全境,唯趙郡之兵可用,不管王芬有何破敵之策,總是繞不開趙郡的,除非他能撒豆成兵。
戲志才琢磨了好一會兒,無有所得,和荀貞一樣百思不得其解,最終只能說道:“或許王公別有深意。”
一個府吏急匆匆奔來堂外,求見荀貞。
荀貞召他進來,他跪拜地上,奉上一卷文書:“州府的回文下來了。”
“快拿來我看。”
宣康取了檄文,送到荀貞的案上。
荀貞展開觀閱。
堂上鴉雀無聲,荀攸、戲志才、宣康均目注他,等他看完。
王芬的檄令不長,荀貞一目十行地飛快看罷,將檄文放回案上。
“回文里說了什么?是有關破賊么?方伯可是別有良策?”
荀貞神色古怪,答道:“方伯同意了我的方略,令我率兵出郡東入巨鹿,命令我必須搶在張牛角之前進駐楊氏。”
“……,既是同意了中尉方略,為何拖延到此時才傳下回文?”
“方伯在檄文里說,他觀氣多日,惜乎不精此道,沒能看出張牛角、褚飛燕的氣數,囑咐我務必要謹慎小心,不可大意。”
“……,這么說,方伯之所以到現在才回復中尉的上書是因為他前些天一直在觀氣?”
“應該是如此吧。”
荀攸、戲志才、宣康面面相覷。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