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北宮伯玉、李文侯、宋楊之亂愈演愈烈,三輔受侵,冀州賊寇蜂起,京畿不寧,洛陽朝廷正焦頭爛額,收到楊鳳的請降上表,可以說是喜出望外,很快就做出了回應:接受楊鳳的請降,遣使拜楊鳳為黑山校尉,使領諸山賊,得舉孝廉、計吏。
黑山校尉,這顯是專為楊鳳設立的一個官職。
校尉,秩比二千石,不及郡國守相,無守土治民之權,可舉孝廉、派計吏入朝上計卻都是郡國守相的權力,洛陽朝廷這是變相地默認了楊鳳對中山半郡的占據。
至於“使領諸山賊”,冀州的州郡長吏如王芬、郭典、劉衡、荀貞等等都給朝中上過書,詳細地介紹過黑山軍的情況,朝廷當然知道黑山軍各部現在共尊的主帥是張飛燕,可卻給了楊鳳這個名頭,明眼人一看皆知,這顯是在為了挑起黑山軍的內斗。
楊鳳請降成功,搖身一變成為了漢家的黑山校尉,依常理而言之,張飛燕既然也想請降,那么就不應該再進攻楊鳳了,可他不然,在短暫的為被楊鳳提前請降而懊惱了一下后,他不但傳檄催促雷公等繼續猛攻望都,更且又遣李大目統兵五千趕去望都城下,助雷公攻城。
李大目作為他的親信,知道他準備投降漢室的打算,迷惑不解地問道:“楊鳳投降漢室了,再打下去,會不會不利將軍來曰請降?”
李大目的疑慮很有道理:楊鳳投降漢室了,張飛燕也想投降漢室,再打下去,不外乎兩個結果,一個是打不贏,一個打贏,打不贏還好說,打贏了怎么辦?轉頭去投降?這么干的話,會不會讓洛陽朝廷覺得張飛燕是在打朝廷的臉?是在嘲弄朝廷?
張飛燕卻無這個疑慮,他簡單地答道:“就是為了請降,才要把楊鳳打疼。”
已經被楊鳳提前請降朝廷了,并且朝廷給了楊鳳“使領諸山賊”的名頭,如果在這個時候撤兵請降,必會被漢室小看,且張飛燕“黑山主帥”的地位也會受到動搖,只有打疼了楊鳳,證明了實力,才能得到比楊鳳更高的官職,也才能讓楊鳳老老實實地不敢挑戰他的威嚴。
至若打疼了楊鳳再投降會不會讓洛陽朝廷覺得有失臉面?
張飛燕對此嗤之以鼻:洛陽現在有資本顧及臉面么?
雷公、孫輕、李大目合兵圍攻望都,激戰五曰,望都城陷。
張飛燕傳令,命他三人不必再進擊,就此收兵,同時遣使去洛陽請降。
果如他之所料,漢室如今是顧頭不顧腚,雖然覺得他打了楊鳳再請降的舉動很傷朝廷的尊嚴,可卻也顧不上與他計較,六月初,遣使至真定,拜張飛燕為平難中郎將。
——
1,中郎將。
“夫中郎將、太中大夫、使持節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當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