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在荀貞到任鄴縣的次曰,於毒的一個信使來到。
這信使年有三十,虬須滿面,身矮粗壯,披甲帶劍,在荀貞親兵的引領下來到堂外。
典韋、原中卿、左伯侯攔住他,叫他卸甲去劍。
這信使個子不如典韋、左、原高,氣勢不遜分毫,后撤了半步,昂首按劍,迎著典、原、左,霸氣十足地說道:“我自從我家將軍起兵以來,甲劍從不離身,便是夜寢之時,劍亦在枕邊。何也?因我聽人說:‘劍者,君子武備也’。君子的武備怎能解下?你等還不給我讓開路!”
“劍者,君子武備也,所以衛身”,此話出自前漢的雋不疑。前漢武帝末,郡國盜賊群起,暴勝之為直指使者,衣繡衣,持斧,逐捕盜賊,督課郡國,以戰時的軍法誅不從命者,威震州郡,至冀州渤海郡,遣吏請此郡名士雋不疑相見。雋不疑帶劍配環,褒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門下吏欲使解劍,雋不疑因說“劍者,君子武備”云云,不肯解。
典韋、原、左不讀書,不知道這段典故,但知“君子”之意,原中卿打量這個信使,心道:“就你這副尊容,比我尚且不如,十成十的山賊模樣,也敢自居君子!”
昨天荀貞到郡,郡縣吏員種種不恭,荀貞可以忍,原中卿等早就吃了一肚子的氣。今見一個山賊頭子的信使也敢如此拿大,倨傲不禮,當下“嘡啷”一聲,原中卿將佩劍半拉出鞘,逼前半步,嚇唬這信使,說道:“堂上所坐者,本郡二千石也!依制,拜見二千石,解甲去劍!”
這信使瞪著眼,緊緊握著劍柄,大聲地說道:“去年天子的使者來魏郡求見我家將軍,我當時從侍在我家將軍的左右,甲劍在身,亦未聞天子之使令我解劍去甲!天子之使尚不令我解劍,何況一郡二千石?二千石難道比天子之使還要尊貴?”
典韋大怒,提戟就要上前,聽到堂中荀貞說道:“阿韋,請他進來。”
這信使哼了聲,在典韋、原中卿、左伯侯的怒視下,大搖大擺地從他們中間穿過,鞋子也沒脫,便這么帶劍披甲,著履登堂。
堂上沒幾個人,荀貞在主位坐,兩邊是劉備、荀攸、宣康、李博、王淙和兩個府吏。
這信使大喇喇的在堂上一站,先是瞧了荀貞兩眼,隨即東顧西盼地去瞧劉備等人,亂看了一通之后,他也不跪拜,只略略向荀貞行了個禮,說道:“戎裝在身,恕在下不能以大禮參拜。”
不去劍甲,穿著鞋子入堂,見到荀貞又不肯行拜禮,這個信使實在是目中無人,太過傲慢。劉備、荀攸等人無不面現怒色。
荀貞不動聲色地問道:“你是於毒的信使?”
“正是,我家將軍叫我給府君送一封信來。”這信使取出一封信,單手拿之,展示給荀貞看。
宣康離席起身,來到近前,接住信,轉呈給荀貞。
荀貞打開觀瞧。
信上字不多,寥寥數言。
荀貞看過罷了,哈哈大笑。
王淙忍不住問道:“於毒信上寫了什么?明公緣何大笑?”
荀貞把信遞給宣康,示意他傳給諸人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