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太守,杜陵朱子元?朱博?”
“正是。”
宣康低頭想了會兒,記起了朱博任瑯琊太守時的一個故事,驀然抬首,說道:“明公想用朱博的故事來整治郡吏!”
朱博,字子元,前漢名臣,他出身貧家,入仕之初和荀貞一樣,也是從亭長做起的,標準的“起於寒微”,后被察廉,廉者,孝廉之廉,兩漢之察舉孝廉不止舉孝廉,有時也會分為兩類,把孝和廉分別單列出去,或單舉孝,或單察廉。察廉,顧名思義,主要是用來甄選拔舉廉潔的吏員的。自被察廉之后,朱博的仕途就走上了坦途,先后任過縣丞、郡功曹、縣令等職,因有政績,復遷冀州刺史,又遷瑯琊太守。
在瑯琊太守的任上,朱博碰上了一件與荀貞目前所處之境況幾乎完全一樣的事,瑯琊是故齊之地,齊地的士子素來“舒緩養名”,舒緩,緩和、緩慢之意,所謂舒緩養名,意思就是說多以自高自大來涵養名聲,朱博上任之后,郡府里的右曹掾吏如五官掾、功曹、主簿、督郵等俱皆移書給他,稱病在家臥養。
朱博很奇怪,怎么右曹的郡府大吏都抱病?詢問緣故,郡吏答道:“惶恐!故事二千石到任,總要先遣吏問候,然后我等才敢起來去任職。”朱博大怒,奮髯抵幾,說道:“齊兒欲以此為俗邪?”乃召見諸曹的史、書佐等吏和縣大吏,選視其可用者,發布檄令讓他們填補空缺,斥罷所有抱病的曹掾,奪去他們的印綬官衣,讓他們白巾出府。白巾者,平頭百姓的衣服。
荀貞這幾天在府里細細地想過了,魏郡而今的形勢不安穩,外有於毒窺伺,在這么個背景下,必須要盡快地穩住郡府的局面,既然郡府里的那些右曹大吏們不配合他,阿附趙氏,那么干脆就效仿朱博之故事,把他們悉數斥退就是。
事實上,對荀貞而言,斥退這些“病吏”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能出為郡府大吏的多是郡縣名族家的子弟或者本郡的“名士”、“賢士”,如早先潁川的鐘繇、荀彧,又如趙郡的魏暢、樂彪、邯鄲榮等,荀貞也不想初來乍到就得罪他們,可眼前的局勢卻容不得他“緩慢處置”,不過反過來想一想,反正到任還沒幾天就砍下近十顆人頭了,也不在乎多得罪幾人了。
荀貞又等了三天,到第九天頭上,他連殺於毒兩個信使的事兒早就傳遍了鄴縣,而郡丞、郡五官掾、功曹、東部督郵諸吏依舊稱病休養,不來拜謁,他決定不等了,一大早登入正堂,傳檄把現在郡府里上值的各曹吏員召來。
不多時,王淙等吏來到。
他們魚貫入堂,拜謁荀貞。
王淙偷眼觀瞧,只見荀貞高冠黑衣,印綬俱全,腰插寶劍,高座於主位之上,面沉如水,典韋披甲持戟,侍立在其身左,旁觀左右,荀攸、劉備、宣康、李博諸人分坐兩側。
荀貞到任以來,這是初次大召郡吏登堂,來的這些郡吏不知道荀貞想干什么,紛紛暗中猜測不已,拜謁過了,規規矩矩地站起,彎腰垂手,排成數列,站在堂中。
王淙出列說道:“敢問明公,今召郡府諸曹吏齊至,可是有檄文要傳下?”t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