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更。
——
魏郡有一縣,名叫內黃。
此縣是戰國時魏之故地,魏人稱黃河以北為內,黃河以南為外,此縣在黃河以北,故名內黃。內黃這個地方人杰地靈,歷史上出了很多名人,如春秋時的商鞅,如十六國時的武悼天王冉閔,又如唐時的大詩人沈佺期,又如名臣魏征,——魏征祖籍巨鹿,后來舉家遷居到了內黃。
商鞅也好,冉閔也罷,都是漢之前或漢之后的人,兩漢之際,內黃沒有出過什么特別有名的人,在魏郡里,較之鄴、魏、館陶等名縣,內黃也不是特別出名的縣,不過在眼下,它卻成了全郡矚目的焦點。
原因很簡單,——荀貞把此縣定為了與於毒通市的地方。
前不久,於毒求與荀貞通市,荀貞答應了,只不過於毒本是求在鄴縣通市,荀貞卻把地點改為了內黃。
原因也很簡單。
首先,內黃離鄴縣不是太遠,鄴縣如有所需,在內黃買到,可以很快地運回城中。
其次,內黃現在是於毒的地盤,荀貞如今方到郡中,如荀攸、劉備所言,郡中尚還未穩,有趙然等結怨之家窺測在側,當然是不可能把與於毒通市之地放在郡治鄴縣里邊的。
再其次,也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點,魏郡十五城,現被於毒占據的約在半數,而其中戰略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內黃。
魏郡整體的形狀近似一個倒“凸”字,在向南突出的這部分里,內黃的戰略地位至關重要,其西為司隸校尉部的河內郡,其東為兗州的東郡,也就是說,有了內黃在手,於毒向西可和河內郡的眭固聯通合力,向東可以進軍兗州。
同時,內黃也是於毒威脅鄴縣的一個橋頭堡。
內黃位在鄴縣東南,離鄴縣約有百里,兩縣之間除隔了兩條河水之外,再無別物阻隔,有此縣在手,加上鄴縣西邊早已被於毒占據的涉國、武安兩縣,於毒就可以對鄴縣形成半包圍之勢,這就好像在鄴縣頭頂懸了一把劍,時時刻刻都可能會落下。
於毒雖然接受了漢室的招降,但其本質仍是“反賊”,對這一點,不論於毒、抑或荀貞都是心知肚明,大家都明白現下這個局面只是權宜之計,早晚有一天兩方會進行一次決戰、決出勝負的,所以荀貞剛到郡中,於毒就兩遣信使,以來試探荀貞,而荀貞也毫不留情面地兩次斬殺他的信使,有這么個彼此不信任的背景在,有關通市這件事進行得就很緩慢,尤其是在荀貞把內黃這么個戰略地位如此重要的地方選定為通市地點之后。
先是於毒來信,不同意把此縣定為通市之地。
荀貞沒有搭理他,接到信后,於當天放出風聲,說他準備在三天后祭蚩尤。
蚩尤勇猛善戰,傳說“五兵”就是由他制作的,乃是天下的“兵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