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愚鈍,見到這些人之后,小人該說些什么?請少君示下。”
“什么都不用說,就問他們一句話。”
“什么話?”
“梁期可還有大丈夫?堂堂功曹,堂堂主簿,堂堂梁期冠族,難道甘心聽命於一兵子?”
“兵子”是對兵士的蔑稱。
在原本的歷史中,劉備入主蜀地后,張飛想和少時就有才名的名士劉巴結交,嘗去劉巴家借宿,可是劉巴不搭理他,諸葛亮乃親自出面,幫張飛給劉巴說好話,說張飛“雖實武人”,然“敬慕足下”,希望劉巴能“少降意”,稍微放下點身段,但劉巴回答說道:“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張飛時為劉備的心腹重將,而劉巴卻絲毫不給他臉面,可見當世的士子雖然多看重軍功,不輕視武職,但對非士子出身的兵將卻是瞧不起的。
趙然這是在用激將法。
這個門客聽了,應諾接令,轉歸梁期。
……
梁期縣寺。
荀貞前天到的梁期,昨天一早,梁期令悄悄地掛印歸家去了,他在縣寺里查閱了兩天的各類案簿,此時已到深夜,他和荀攸、陳到、王淙、徐福、許季以及四五個隨從他行縣的郡吏聚坐室中,正就著燭光在繼續驗查余下的各種宗簿、案卷。
古之士子講究“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這六藝都是有實際作用的。不知禮樂,無以立身處世,不知射御,帶不了兵,不知書數,當不了文吏。禮樂、射御且不說,只說書與數,官寺的各種案宗簿、各種案卷、各種公文都有特定的格式,對字體也都有要求,如果格式出錯或者字體不工整,又或者寫錯了字,都會受到上司的處罰,而戶、倉、比等等和數字有關的諸曹則對算術有很高的要求,若不知數,不但做不了這些工作,也當不好長吏。
是故,早前荀貞視鄴縣耿家的那幾個子弟的各自所長,分別安排他們去適合他們本身能力的各個郡曹里任職,也是故,今晚查閱宗簿、案卷的時候,荀貞把徐福、許季叫到了身邊,借此來試一試他兩人各自的能力如何,試一試他兩人在書、數這兩方面學得如何。
荀貞現下帳中不缺武臣,缺文吏,尤其是在宣康、李博兩人相繼被外放,一個出任守繁陽長、一個出任守魏丞之后,文吏尤缺,雖說他上任魏郡太守初就已給族中、陳家和潁川故交如郭俊、杜佑、棗祗等分別寫去了幾封信,希望他們能各自推薦些家中的子弟來,特別是點名希望陳群能來,甚至為此搬出了陳芷,說陳芷甚是想念他,可遠水解不了近渴,所以早有了任用許季、徐福兩人的打算,可在正式任用前,就算許季、徐福是他的親近人,也需得先試之。
——說起來,許季、徐福也到了可以出仕的年紀了,許季已然加冠,二十出頭,是個成年人了,徐福雖尚未加冠,但在兩漢之世,未加冠而即出仕的例子亦不缺乏,如上文提到的劉巴,年十八,此人即出任郡戶曹史,又如孫堅,少為縣吏,年十七,為郡假尉,也即代理郡尉。
荀貞帶頭,諸人挑燈夜戰,對坐席上,各伏案前,認真地查閱梁期各縣之案宗、簿子。
室內燭光搖曳,不聞人聲,只時不時地聽到一陣翻看或搬取的竹簡的聲音。
徐福、荀攸負責查閱的是過去一年的司法案宗。
徐福抬起頭,捧著案卷,移坐到荀攸身邊,小聲對荀攸說了幾句話。
荀攸接住他捧來的案卷,細細看了一遍,點了點,說道:“確是可疑。”和徐福一塊兒,捧著案卷來到荀貞案邊,將之呈上。
類似的這一幕已出現很多次了。
荀攸等人各自負責的案卷不同,有負責司法案卷的,有負責錢糧的,有負責民戶的,有負責吏簿的,等等,凡是發現疑點,經過兩次審閱,確定存在問題的,他們全部呈給荀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