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很快,七月來到。
荀貞數次召郡府吏員朝會,商議安排秋收之事。
他任命了一個在行縣中辟除的郡東某縣的士子為西部勸農掾,命之與東部勸農掾康規出郡,分去西、東,各行部內的諸縣,檢查各縣對秋收的諸項準備工作。
為了確保各縣的秋收準備工作不會出現紕漏,荀貞又傳檄給陳褒、劉備等各縣的縣令長、守令長,嚴令他們必須要做好妥善完全的準備,同時傳檄給文聘、何儀等,命他們加大剿賊力度,務必要保證各縣將要成熟的麥子不會受到盜賊的搶奪、損壞。
就像荀貞說的,農事是一國之本,也是一郡之本。這是他上任魏郡太守之后的第一次秋收,不但事關郡內百姓的口糧,而且也關系到他明年的考課。他現在還只是“試守魏郡”,還不是正式的魏郡太守,如果明年考課不合格,那么他這個太守也別想再干下去了。
所以,他對此次秋收非常重視。
經由前不久的行縣,他對魏郡今年的收成會如何已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如鄴縣、梁期、館陶等幾個沒有被於毒占據過的縣,盡管也受到了賊亂的影響,戶口減少、荒田增多,收成肯定大不如往年太平時,但較之魏、內黃等這幾個被於毒占據過的縣,整體情況還是要好得多。
魏、內黃這幾個縣不止戶口減少得嚴重,也不止荒田的情況比鄴、梁期等縣嚴重,於毒的部眾對麥田的人為破壞也很嚴重,——於毒部曲最盛時達萬余人,糧食不夠吃,他們就去割沒成熟的麥子,大片大片的麥田因此被毀壞。
綜合全郡諸縣的狀況,可以預見,最多到明年早春,郡中就會出現大面積的饑荒。
可以這么說,即使在此次秋收中,一粒糧食都沒有浪費,魏郡缺糧的情況依然非常嚴峻。
糧不足,菜來補。
荀貞采納了郡吏的意見,又制定了一條農業方面的教令。
七月正是種植蔥、蒜、蕪菁等菜的時候。
他檄令各縣必須督促民戶及時種植蕪菁,并及蒜、蔥,并效仿前漢宣帝時的名臣龔遂,規定了這幾種菜的具體種植畝數,要求各家各戶必須種夠蒜、蔥若干本,種夠蕪菁若干畝。
蒜與蔥是民家常用的調味原料,尤其蔥,與韭、葵等菜合稱“五菜”,是最重要的五種蔬菜之一,不可或缺。至於蕪菁,在當下也是一種普遍種植的蔬菜,這種菜有個好處:夏種冬收。
蒜、蔥是調料,倒也罷了,有了蕪菁,加上之前五月時荀貞采納荀攸、王淙、康規等的建議,命各縣大規模種植的大豆,今年冬天、明年春天會出現的饑荒應該可以得到不少緩解。
大豆可以春種,也可以夏種。此物古稱為菽,乃是五谷之一,漢以后始稱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