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不可不防啊!”
“你不知文臺為人!我與他這些年雖無有過相見,但我與他情義相投,曾子云:‘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文臺是也。”
曾子的這句話原意是說可以把幼小的君主托付給他,可以把國家的政權托付給他,在生死關頭絕不動搖,是用來形容忠臣的,用在這里似不太合適,但荀貞的主要意思是在最后一句“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卻是充分地表示了對孫堅的信任。
程嘉對荀貞看人的眼光是很信任的,聽了荀貞此說,不復再勸。
是日起,霍衡日夜不歇,突擊審訊趙然諸人。
從次日開始,不斷有人來拜謁荀貞,或送信給荀貞。
這些人中有的是與鄴趙交好的,來見荀貞自是威脅、恫嚇或以高官利祿誘之,欲使荀貞放掉趙然諸人;也有正直的人,他們來見荀貞或寫信給荀貞則是為了吐露擔憂,為荀貞著想,在發現荀貞捕滅鄴趙的主意已定,絕不可能會改變之后,他們中不乏有勸荀貞立刻離開魏郡,并給荀貞送來財貨、或送來剽悍勇士,以壯其行色的,這中間就有審配、康規等荀貞“故吏”。
對送來財貨、勇士的人,荀貞感謝他們的好意,但為了“不牽累君等”,一概不取。
“大捕鄴趙”實在是件大事,只過了三天,州刺史王芬就聽說了,他立即派人給荀貞送了封信來。荀貞展信讀之,卻也是勸他應該馬上逃亡江湖的。王芬家里有前,隨信給他送來了百萬財貨。荀貞不肯讓魏郡的士民受其牽累,當然更不會讓王芬受其牽累,——換句話說,他不想讓王芬受到他的牽累,也不想讓自己受到王芬的牽累,王芬想要造反,荀貞避之不及,又怎肯再受他饋贈?故此回了封信,一樣是感謝王芬,同時把財貨退回。
霍衡審案的速度確實快,王芬是在荀貞捕鄴趙后的第五天送來的信,同一天,霍衡就把趙然諸人的案子審定了下來,全是死罪。
荀貞早有準備,立即派郡吏飛馬往洛陽報送案情。
郡國有定罪之權,但如死罪這樣牽涉到殺人的案子,卻需得經朝中廷尉審復,荀貞明知有趙忠在宮中,廷尉是絕不可能批復同意的,自然也就不會傻等批復,因此在同一時間,令陳儀把趙然諸人的罪行書於榜上,懸於郡府門外,公之於眾,於次日便公開行刑。
趙然和荀貞作對了這么久,最終死在了荀貞的手上,他對荀貞肯定是滿腹仇怨,但荀貞對他卻沒什么“感情”,連行刑都懶得去看,全部交給了欒固、霍衡、陳儀負責。
荀貞捕拿鄴趙族人用了半天,審案則只用了五天,兩者都可謂神速,聞知處決趙然諸人的消息后,鄴縣再次沸騰,又一次的觀者如堵。
不過他們很遺憾,因為沒有在現場看到荀貞。
而就在這天晚上,荀貞、荀攸、劉備、程嘉、欒固等等諸人,趁著夜色,悄悄地出了鄴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