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魏郡南下以來,他們經過了很多個縣,荀貞雖然從沒進去過,但關羽、張飛等人有時卻會入城去買些吃食和日常所需,相比之下,長沙的集市不是最熱鬧的,卻也能排在前列。
荀攸與關、張接觸不多,但他知荀貞很重視劉、關、張三人,所以對關、張甚是禮敬,不以武夫視他二人,聞言一笑,說道:“於太平之時,武功或不顯,然於賊亂之際,武功卻是治民之本,只要武功顯赫了、地方安寧了,那么欲求文治便就不難,只需擇用一二賢吏即可。”
張飛點頭稱是。
張飛素來禮重士大夫,這一夜趕路,關羽與荀攸交談不多,但張飛與荀攸卻言談甚多。
從“市”門外行過,又前行了一段距離,便在溪流的西岸,長沙郡府出現在了眼前。
這一帶是縣中的繁華區域,古跡頗多,士人聚住。
縣中的衣冠士族不少聚住在溪流兩岸、郡府周邊的“里”中,郡府對面、溪流對岸是吳芮一系長沙王留下的長沙王宮,又稱吳王殿,郡府的西邊是賈誼故居。
賈誼於前漢文帝年間,在吳芮的四世孫吳著為長沙王時做過長沙王傅,因而在臨湘存有故居。
賈誼是前漢的大儒、名臣,向朝廷提出過削藩、國家壟斷鑄錢等建言,他在文帝時雖因與當時的功臣、權貴有矛盾而未得重用,但在他死后,於武帝時卻得以被朝廷重視,所以他的故居得到了妥善的保護。
荀攸昔年在潁陰時就聽說過長沙的賈誼故居前有一塊《賈誼紀功碑》,乃是前漢為紀賈誼之功而敕刻的。荀貞在離開魏郡時,曾對荀攸、程嘉等人說“不朽有三”,如賈誼者,真是當之無愧的功勛不朽了。
荀攸很想去看看這塊碑,去賈誼的故居憑吊一下賈誼,不過現下卻非適當之時,他壓下念頭,把坐騎的韁繩交給張飛,整了整衣冠,拍打了下衣上的塵土,又到溪水邊洗了洗臉,然后按劍挺胸,規行矩步,來到了郡府門前。
未等他開口出聲,只見一人從門邊的塾內走出,快步迎了過來,觀其打扮,是個斗食的小吏,想來應是守郡府門的亭長了。
這個迎出來的人大約是因見荀攸、關羽、張飛皆氣宇軒昂,不似常人,故此很客氣。可惜他雖然客氣,荀攸卻聽不太懂他說的是什么,蓋因其講的是方言之故。
好在一聽荀攸說出洛陽正音,這個門亭長不管怎么說也是個朝廷的吏員,卻也懂些洛陽正音,忙也換了方言,用帶著濃厚的長沙土味兒的洛陽正音和荀攸說話。
荀攸問道:“烏程侯可在府中?”
這個門亭長沒有回答荀攸,而是反過來問道:“敢問足下高名,不知求見鄙郡府君何事?”
“我是烏程侯的故友。”
“原來如此,足下來得卻是不巧,府君不在府內,去了城外的軍營。”
“去了軍營?”
“正是。”
孫堅長於軍事,對民事沒多大興趣,所以便將郡事悉數付諸與了郡功曹桓階等人,而他自己則十天里邊有八天都是泡在軍營里邊。
荀攸問道:“那不知烏程侯何時歸來?”
“這可說不準,有時候,府君一去營中能待上五六天。”
荀攸來時,於縣外未見兵營,臨湘西邊臨水,地低而濕,不適合扎營駐兵,想來這兵營不是在縣東,就是在縣南了。荀攸問道:“那不知軍營在縣東,還是在縣南?”
“府君治軍甚嚴,外人不得入營,足下雖是府君的故友,怕也是進不去營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