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來到長沙后幾乎足不出后宅,很少與郡府的吏員們照面,知道荀貞真實身份的郡吏不多,桓階是其中之一。
桓階是長沙臨湘本地人,少小知名,很早就出仕郡縣,孫堅來長沙上任時他便已是郡功曹了。桓階雖是士人,但與俗儒不同,慧眼識人、有義直之節,并不因為孫堅門第低微而便輕視孫堅,反而積極地配合孫堅,孫堅討定長沙區星、擊平桂陽與零陵叛軍,其中皆有桓階之功。
桓階積極配合,孫堅當然投桃報李,也很看重桓階,到今年十月,也即這個月,孫堅到長沙就滿夠一年,可以由守轉為真,可以舉薦孝廉了,今年的孝廉名單里,排在第一的就是桓階。
孝廉的名單一上去,那么桓階就不單是孫堅的屬吏,而且是孫堅的“門生”了,兩人的關系也由此便不與尋常的長吏、下吏的關系相同,以是之故,桓階得以知曉荀貞的真實身份。
看見荀貞也在,桓階先向孫堅行禮,繼又向荀貞行禮。
荀貞含笑還禮。
孫堅說道:“伯緒,你來的正好!我正有幾件事交代你去辦。”
桓階應道:“請明公示下。”
孫堅把適才那幾個士人的事情一一告之於他,吩咐說道:“就這么幾件事,你今天就揀選曹吏,及早辦好。”
桓階應諾。
孫堅問道:“你適才步履匆匆,可是府中有何事體?”
桓階眉帶憂色,說道:“府中一切安好,……只是從洛陽傳來了兩個消息。”
“什么消息?”
“一個是青徐黃巾復起,寇掠郡縣。”
荀貞、孫堅對視一眼,兩人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平時關心軍事,對國家各地的反亂均很了解,更都曾參與平定中平元年的黃巾之亂,對青徐黃巾的情況更是清楚。
中平元年時,青、徐雖也起了黃巾,響應張角,但聲勢沒有冀州、豫州那么大,甚至連荊州南陽也有不如,所以皇甫嵩、朱俊都沒有帶兵去擊,主要只憑青、徐的州郡兵就將之平定了。
但,這不是說太平道在青、徐的影響力不行。
事實上,太平道在青徐的影響力、凝聚力是很強的,不遜於冀、豫,張角所傳之太平道最早便是起源自青徐地域的瑯琊郡,太平道在這里的影響力、凝聚力又怎么可能會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