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袁紹欲誅宦,荀貞為之“開路引聲”,其意自是先為之打個頭炮,為這場大戲開個幕。
陽翟城中有一現成的“開幕對象”,便是張讓之族。
既然路過陽翟,那么就索性把張讓一族給滅了。
滅掉張讓一族,有兩大好處。
一是可以抄掠得些財貨,一是可以使聲望再上一個臺階。
抄“鄴趙”的家時,荀貞為免落把柄入趙忠手中,是分毫未取,將所得之財貨、糧帛、宅落、田地、奴婢悉數收入郡府,但這次來抄張讓族人的家,卻是不必再如此了。
他又不是潁川太守,搞掉張讓一族后,如宅落、田地、奴婢等等,可以交給潁川郡府,財貨、糧帛也可以轉交一部分,——當然,轉交的前提是只要潁川太守敢要,而即使潁川太守敢要,余下的大頭也完全可以收入他自己的囊中。
想那張讓族人橫行郡中數十年,家底定厚,料來所得必然甚豐,——天下大亂在即,荀貞起兵在即,為將來的軍費計,對荀貞來說,現如今是能多弄些財貨入手就多弄些財貨入手。
何進已然召四方猛將、豪杰帶兵入京,以荀貞所知,過不了多久何進就會身亡,何進死后袁紹便會血洗皇宮、盡誅諸宦,現如今搞掉張讓一族是半點風險也無,但卻不僅能換來豐厚的繳獲,而且還能給荀貞帶來更高的名望。
因為捕滅鄴趙,荀貞棄官亡命,二千石的太守都不做了,亡命江湖大半年,好不容易得來了朝廷的赦免,換個旁人可能就要“安分”一段了,而荀貞卻昨天才接的得赦詔書、回復爵位、被拜左中郎將,今天尚未入夜,就馳至陽翟再誅滅張讓一族,既可顯其與宦官勢不兩立的敵視態度,又可顯其堅決“匡扶朝政”,或言之“維護士人利益”的政治態度。
可以想見,此事一出,其名必會更振。
荀貞沒有帶太多人,吩咐過樂進、馮鞏后,叫隨行在他左右的荀攸、戲志才、徐卓、許季、劉備、簡雍、魏光父子、欒固、陳儀等人且先從軍前行,離開潁陰時,荀貞隨軍帶上了數十輛空輜車,此時又令宣康帶了百余軍士駕車去陽翟城,然后,他身邊只帶了典韋、趙云等親衛,并及劉鄧、關羽、張飛率領的數十猛士,離開了行軍的部曲,先轉向陽翟馳去。
深暮入陽翟,鐵騎踏長衢。
進入陽翟城中,荀貞等人多熟門熟路。
在十字街頭,荀貞令劉鄧、趙云帶隊,命他二人各帶數十猛士、數十親衛,合計約百余甲士去張讓族人聚居之里殺人抄家,而后由典韋等數個親衛扈從著,輕騎簡從往去郡府。
荀貞統帶義從到了陽翟之事,潁川太守是知道的,不但得到了城門守卒的報告,此前也早早地就得到了樂進的稟報,按理說,荀貞這個左中郎將的秩俸雖只有比二千石,不如太守二千石高,可左中郎將是朝官,主左署郎,論實權、影響力卻比太守為高,同時荀貞還是潁陰侯,潁川太守理應出迎才是,只是,潁川太守清楚荀貞此次統兵上洛的目的,知道荀貞是為了幫何進、袁紹誅宦而前去洛陽的,這位潁川太守雖非閹宦一黨,卻也實不愿在這時局尚未分明、成敗尚未出現之際與何進、袁紹、荀貞等這一黨之人走得太近,故此卻是故意不出外迎接。
——這位潁川太守是兩邊下注,一方面,他允了樂進之請,撥了不少糧、械給荀貞,還撥出了三百郡兵,態度很配合,另一方面,他又只當不知荀貞過境,不去出迎,這樣一來,如果是何進、袁紹、荀貞一黨獲勝,他無過錯,誰也挑不出他的毛病,反過來,如是宦黨獲勝,他也大可以“受大將軍威壓,不得已而為之”來做借口,解釋他為何給荀貞糧、軍械和郡兵。
只是,他不出外迎接,卻未料到荀貞特地來訪。
聞得荀貞來到,他頗是意外。
意外雖然意外,可荀貞已經來了,他卻不能還躲著不見。
於是,他一邊嘀咕著抱怨荀貞“不懂事”,一邊強顏作笑,出至郡府門外,歡迎荀貞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