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志才、鐘繇、荀攸、程嘉等從在荀貞左右,聞得董卓帶兵接住了天子、陳留王,神色各變。
荀攸問道:“董將軍帶了多少兵馬至北邙?”
“這……,這不清楚,只聞騎眾甚盛。”
“天子現在還宮了沒有?”
“小人出洛陽時,聞得天子尚在還宮的路上。”
候在邊兒上的辛璦見荀貞等人無話再問這個中常侍的子弟了,乃問荀貞道:“將軍,如何處置他?”
這人聽得辛璦此話,面如土色,伏地連連叩首,說道:“小人雖為中常侍子弟,一向在京卻嚴守法紀,無敢有擾民之為,將軍、將軍饒命!”
這人已知對面馬上的這位將軍是荀貞,荀貞雖未入過洛陽,但他的大名卻早傳遍洛陽,這人亦曾聞荀貞捕殺趙忠一族的事跡,知道荀貞是宦官們的對頭。
先是聞袁紹血洗皇宮,繼而聞董卓兵迎天子,這兩件都是本朝以來的首見之事,鐘繇等人沒有心思去理會這人的死活,俱皆憂心忡忡,遠望洛陽,猜度洛陽而今的局勢。
荀貞瞥了一眼伏在馬前的這人,吩咐辛璦說道:“我今馳兵向京,而卻於道上相遇此人,也是有緣。既然有緣,……,便留他個全尸吧。”
辛璦應諾,手起劍落,將此人刺死,叫來兩個兵士,拖到路邊丟下。
荀貞轉對鐘繇說道:“元常,君不聽我言,今果被董將軍迎住天子,奈何奈何!”
鐘繇滿面憂懼,頗有悔意,但卻仍保有一線希望,說道:“大將軍雖亡,然公卿俱在,袁司隸兄弟又各握精卒,董將軍便是迎住了天子,以我料來,大約應也不會有什么跋扈之舉吧?”
聽了鐘繇此話,荀貞苦笑而已。
就如他沒能搶先進入京都不能怪他一樣,鐘繇雖擔憂董卓、卻仍對董卓保有幻想的想法也不能怪鐘繇。
誰叫董卓是這漢末之世的一大異數呢?
本朝以來,雖是宦官、外戚輪番掌權,但因為外戚沒有深厚的根基,勃也忽焉、亡也忽焉,所以最大的兩個政治集團實際上是宦官與士人,至於武人,是排不上號的,只能算是依附者。
如丁原,雖兵強馬壯,麾下猛將甚眾,可何進未死時,他卻也只能依附何進,便是何進死后,他也沒有做出什么犯上的大逆不道之舉,以是之故,不管是何進、抑或是袁紹,雖看出了董卓懷有狼子野心,可事實上卻都是沒有太在意他,沒有把他當做潛在的大威脅的。
鐘繇此時的想法也是和何進、袁紹相同。
卻是誰也沒有想到,在何進死后,在士人、宦官血斗之后,董卓竟然敢出來爭奪朝廷的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