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如太學、明堂、靈臺、辟雍、社稷、宗廟等等重要的文化、禮儀場所大多在城南,洛陽城東沒有太多的文化、禮儀建筑,較為重要的大概要數迎春祠了,現已入秋,尚未至冬,況乎迎春?所以,迎春祠現在還沒有到熱鬧的時候。
但洛陽幾個大市之二的“馬市”、“粟市”也在城東,顧名思義,這兩個市乃是交易馬牛羊、粟米稻谷等畜、糧的場所,往昔太平時,馬羊嘶鳴、車來車往,總是十分熱鬧,隔著十幾里都能聽見市中傳出的聲音,可今天,卻冷清非常,要非鐘繇在路上無意中說起了一句,荀貞甚至都不知道馬市、粟市就在城東。
由此也可看出,前幾天城中的大亂直到今日,還沒有消除影響。
踏著暮色,在出逃的洛陽吏民之一撥撥的人群中,荀貞等“逆流而上”,馳至了上東門外。
洛陽乃是都城,十二城門俱皆寬闊高大,以后世的度量來計,上東門足寬有二三十米。
七里橋東的門內沒有了兵士駐守,上東門作為洛陽的城門之一,城中雖經過大亂,門內卻還是有不少甲士戍衛的。
連著多日,只見人從洛陽城中外逃,罕見有人從外入城,見荀貞一行人大多甲衣持兵,又皆戰馬神駿,負責戍衛上東門的軍候急忙帶了數十甲士出門,上前攔住。
鐘繇越過荀貞諸人,來到最前,從印囊中取出官印,向他出示,大聲說道:“左中郎將荀君奉詔入城。”——荀貞如是不帶兵馬入城,那么他的確是奉詔入城,他被朝廷拜為左中郎將,肯定是得來朝中就職上任的。
上東門的軍候卻是認得鐘繇。
鐘繇在朝中的官職雖不高,但他出身潁川名族,朝中、城中多有長輩、故交、同郡鄉人,所以在洛陽他也是頗有名氣,這軍候認得他并不奇怪,更何況,之前給荀貞傳何進命令時,鐘繇便正是經由的上東門出的城。
這軍候向鐘繇身后看了幾眼,目光落在荀貞身上。
荀氏族中多美男子,托荀氏基因的福,荀貞本人英武挺拔,現又被戲志才、典韋、趙云等如眾星捧月也似地圍在中間,任誰看去,都能斷定出他是這一行人中的主家。
現任的城門校尉伍瓊是袁紹一黨,這軍候作為伍瓊的下屬,自是也曾聽說何進請得詔書,拜荀貞為左中郎將一事,此時見到荀貞真人,他不覺心道:“這便是逼死了張角、捕殺了趙常侍一族的故魏郡太守、潁川乳虎荀貞之了么?果英武不凡,不愧當世英杰之名。”
既知道了荀貞的身份,當然不必再攔阻荀貞入城,這軍候行了個軍禮,退后幾步,轉過身去,親帶著部曲把擁擠出城的百姓們趕開,給荀貞一行人清理出了一條道路,恭敬地請他入城。
荀貞卻不急著入城,而是令趙云上前打問:“聞董將軍迎得天子,不知還宮了沒有?”
上東門是洛陽城東最北邊的城門,挨著城北最東邊的谷門,離城北西邊的夏門也不太遠,這個軍候卻是知道此事,答道:“董將軍與朝中公卿在北邙阪下迎住天子,已經回城返宮了。”
“何時回的城?”
“有兩三個時辰了。”
現在傍晚,兩三個時辰,也就是中午前后天子、陳留王、董卓等已經回到城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