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怪,只怪早前的何進、袁紹看低了董卓。
何顒說道:“董卓所恃者,無非其涼州兵士,要想圖他,我以為,現今之計,當在召用強援。”頓了頓,轉對荀貞,問道,“貞之,我還沒來得及問你,卿今入洛,是單身來,還是攜兵至?”
荀貞答道:“我義從四千,此次皆從我至洛。”
“現在何處?”
“於上東門、中東門外駐扎。”
何顒又問鮑信:“卿奉大將軍令,歸鄉募兵,不知募兵幾許?今歸來,募來的兵士可有相從?”
鮑信跽坐席上,按劍挺身,答道:“募得兵士千余,因急著歸京,大部未待,從我來洛者有精騎百余,騎雖不多,然俱為我郡勇士,足一當百,現亦駐在城東。”
何顒點了點頭,又轉過臉,看向袁紹,說道:“本初,有貞之四千虎士、允誠百余精騎,加上城中北軍、西園、城門、虎賁、羽林、緹騎等諸部、署所存之兵馬,以及吳匡、張璋等大將軍余部,以我度之,應足能與董卓一較高下了。”
袁紹遲疑說道:“董卓所部,湟中義從、匈奴、屠各、秦胡兵及涼州健士,皆百戰精銳,不可輕視,又不知他究竟帶來了多少部眾人馬,如猝與爭鋒,萬一落敗?”
董卓掌軍多年,部下的兵馬與其說是漢軍,不如說早就成了他的私兵,多年前討擊黃巾時他部下就已兵強馬壯,這么多年過去,他又相繼經歷了多次擊討韓遂、邊章等叛軍的大戰,收攏了不少俘虜,同時也又征募了不少涼州羌胡、壯士,粗略估計,他而今帳下的兵馬至少數萬,這次他來洛陽,非常注意部隊數量的保密工作,一直到現在,別說荀貞,便是袁紹等也還沒有搞清楚他到底帶了多少人來,就不說他帶著數萬部眾全來,即使只帶了萬人,就遠非袁紹等人所能敵之的了。
由是之故,雖然短短一天之內,董卓就搖身成為了袁紹當前最大的敵人,袁紹也很想快點把他趕出洛陽,可即使在又多了荀貞、鮑信兩路人馬的情況下,袁紹卻仍憂慮重重,難下決斷。
曹操與袁紹打小相識,雖或不能說是總角之交,可卻也是發小了,對袁紹十分了解,知他雖為人杰,卻在有些時候會瞻前顧后,此時聽了袁紹此話,針對袁紹所憂,說道:“天下精兵,北州首數涼、并,本初,如擔憂董卓兵強,何不延攬丁原?”
董卓的涼州兵,丁原的并州兵,這兩支兵馬早先一在北邊的河內,一在西北的河東,乃是何進所倚仗之與宦官、士人爭雄的最大兩個籌碼,現今何進身死,董卓入京,那么要想抗衡董卓,延攬丁原無疑是個極佳的辦法。
張邈插口問道:“孟德,如何延攬丁原?”
曹操笑指荀貞,笑著說道:“欲延攬丁原,著落便在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