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在后世的名聲可能不太大,那是因為種種的緣故,然於當下而言之,他卻是一個赫赫有名的“豪俠”,——荀貞早在為繁陽亭長時就知聞過他的名字,當時荀貞到繁陽亭上任,在繁陽亭亭舍的板壁上見到了一道朝廷通緝他的文書。
臧霸小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華縣人,生於延熹八年,今年才二十五歲,年紀很輕,年紀雖輕,卻已是一個被朝廷通緝多年的“要犯”了。
他被朝廷通緝的那一年,他才十八歲。
那一年,他時為華縣獄掾的父親藏戒因為據守法律,不肯配合郡守殺人,從而引得郡守大怒,惹禍上身,結果被郡吏收捕、押往郡府。臧氏在華縣、乃至在泰山郡都是個大姓,在當地很有勢力,為了能夠保證順順利利地把藏戒押到郡府,郡守當時調集了百余甲士。
臧霸時在家中,驚聞此事,當機立斷,馬上召集家中門客數十人,抄小路趕到了這支押送人馬的前邊,在費縣西山這個地方截住了他們。
截住了之后,他就上去搶人。他時年方才十八,古人計年齡是從胎兒始,也就是說,十月孕滿,生下來便是一歲,亦即是說,臧霸這一年按后世的計齡實際上才十七歲,年僅十七,身邊又只有數十門客,而對面是百余甲士,怎么看他的勝算都不大,可是他的氣勢卻十足,竟壓制了對面的這百余甲士,那百余甲士無人敢動,眼睜睜地看著他把他的父親給搶走了。
經此一事,臧霸遂以“孝烈勇壯”而聞名鄉野。
朝廷通緝他后,天下亭舍皆高懸其名、高懸其事,又等於是變相地給他揚名,於是,他的名聲就不但是聞於鄉野,現如今更是天下知之了。
卻說搶走了父親之后,臧霸便與他父親、數十門客一起從泰山郡逃到了徐州的東海郡。
東海是徐州五郡之一。徐州最北邊是瑯琊郡,瑯琊郡南邊就是東海郡,東海、瑯琊此二郡皆與兗州的泰山郡接壤。臧霸和他父親是泰山人,雖然說起來和東海、瑯琊分屬二州,可因為接壤之故,他們父子對東海、瑯琊也是很熟的。
到了東海郡后,按理說,這不是他們的地盤,他們就算對這里再熟,卻也是個外來者,通常情況下,朝廷應該很容易就抓住他們才對,卻又是為何多年捕之不得?
這不是地方郡縣、亭舍的執法能力不行。
總的來說,大約是因兩個緣故。
其一,隨著朝廷的通緝文書傳播,臧霸“孝烈勇壯”的名聲越來越大,名聲一大,自然就會引起名豪大俠們的注意。“隱匿亡命”雖是重罪,但卻一直以來都是名豪大俠們常干的事兒,尋常的亡命之輩,名豪大俠們尚且隱匿,何況臧霸這樣的“年少英雄”?
於是之,東海,甚至東海周邊各郡的名豪大俠無不爭相邀請,以搶著能把他父子請到自己家里“隱匿”居住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