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再回到六年前,中平元年,荀貞剛出潁川時。
不錯,荀貞當時已經頗有名氣,得到皇甫嵩的青睞了,可如單論地位,當時的劉備卻與他相差不大。
劉備固然當時是白身,但荀貞那個時候,也只是一個百石的佐軍司馬而已。
荀貞固然得到了皇甫嵩的青睞,可劉備也比他差不到那兒去,他初到巨鹿時,當時冀州戰場的漢軍主帥盧植可是他的授業恩師。
誠然,荀貞出身名族,潁陰荀氏世所知名,劉備只是個寒家子弟,可是話再說回來,劉備雖是“寒士”,他的血脈卻是尊貴,不管怎么說,他也是漢家宗室。
劉備承認荀貞有軍略,能打仗,麾下猛將甚多,可劉備自問之,他也是敢打仗、敢賣命的,他手底下也是有壯勇之士的,別的不說,關羽、張飛二人就是萬人敵。
幾方面比較下來,論地位、論靠山、論出身、論能力和手下,劉備自覺他當時的條件并不比荀貞差多少。
可,陰差陽錯,只因為盧植被宦官所誣、檻送京師,冀州戰場的統帥經過董卓、而又換成了皇甫嵩,這樣一來,於是荀貞將一下子借此冒出了頭來,而他劉備卻只能“默然無聞”。
皇甫嵩接替盧植后,與冀州黃巾激戰,巨鹿、下曲陽幾次鏖戰,在關羽、張飛的輔助下,劉備都立下了不小的軍功,只是奈何,那時盧植已不是統帥了,而他在朝中又沒有什么后/臺,結果就導致他沒有得到什么封賞。
劉備對此,是深深為之憾然的。
看看荀貞的起家、發家,再看看自己的多年蹉跎,劉備怎會沒有什么想法?
夜深林靜,月光灑落。
劉備手按腰劍,仰望明月,喟然嘆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關羽說道:“此荀侯之詩也。”
“君侯作此詩時方過二十未久。君侯真雄圖遠志之人,而我於今時,亦能稍知君侯當時之所思矣!”
荀貞二十出頭就感慨時光飛逝,去日苦多,劉備今年快三十了,而卻功業未建,名聲未立,比之荀貞當年,他現在更是感慨時光之易去,名業之難立。
關羽說道:“荀侯此詩作於他寒微時。君之能,羽素知之也,斷非久居人下者,君今既能稍知荀侯當日之所思,想以來日,以羽之見,君亦必能如當日之荀侯,得逢時機,躍而為上。”
劉備往騎士們宿眠的地方回望了眼,見大多騎士正在酣眠,值夜的那個騎士也沒有注意這邊,遂對關羽說道:“云長,此次你我從君侯入京,你可看出來什么了么?”
“君何意也?”
“董卓挾兵自雄,飛揚犯上。袁本初血洗北宮、盡誅諸宦,置之絕地而得后生,正方欲以此而圖朝中清明、吐氣揚眉,以我之見,他斷難容忍董卓之囂噪!”
“君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