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陵和在趙、魏時的局勢不同,荀貞對在廣陵之施政的重點早有計劃。
先是訪問名士,繼而訪問學校,接下來,卻也不是處理郡事,或者準確說,接下來卻也不是以“案牘為勞”,而是以農事為重。
訪問士人、察看郡學,這兩件事都是“虛”的,雖然“虛”,卻也是必須首先要做的,在很多時候,“虛”的東西比“實”的東西更重要,該做的“虛”的做完之后,接下來就是“實”的了,而“實”的中,最重要的就是“農事”了。
所謂“耕戰”,也即“兵農合一”,“兵事”和“農業”從來是密不可分的,有了“農業”的基礎,才能有“兵事”的勝利,所以在“禮賢下士”、“重儒尊教”的姿態做足了之后,接下來要做的當然第一個就是“農事”了。
農事不但和兵事有關系,同時也是和老百姓、包括士族和豪族之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
所以,接下來以“農事”為重,不管是和荀貞“將要討董”之大計,抑或是和郡中士、民的日常生活都是一個息息相關、在“實”的方面最該看重的東西。
因而,荀貞在造訪過郡中名士、查訪過郡學之后,只在郡府里休息了一天,即使是在陳芷有孕的情況下,他也沒有在郡府都停,接著就再一次巡行諸縣,而這一次,就是不再“務虛”,而是“務實”,以巡視農業為主了。
郡守巡視郡中農事,通常是在春季,稱為“行春”,荀貞在西鄉為吏時,當時剛上任的潁川太守陰修就曾行春,路經西鄉,也借此機會,荀貞和潁川的許多士人才初次相識,比如陳群,就是那次才初次相見的,現在當然不是春天,但荀貞作為本郡之太守長吏,卻也不一定是非要在春天才能視察諸縣的,徐州去年十月剛遭賊亂,農業急需復興,雖然之前有張超在任,可現在離去年還不到一年,荀貞作為一個剛來到任的太守,查看各縣農事卻也是在情理之中。
荀貞之前訪問各縣名士時,就借那次機會,順道察看過了一遍郡中各縣的農業情況,這次再去看,自然就是有的放矢了。
每到一縣,與當地縣令長談及當地農事,荀貞都清楚了解,縣令長不能隱瞞,無不以荀貞為神,俱皆吃驚。
廣陵這邊多水,和潁川、趙、魏的農業情況有點不一樣,除了旱地,還有水田。
水田的耕作方法和旱田的耕作方法顯然是不同的。
荀貞對水田耕作的方法了解不多,但他從來不是一個“打無準備之仗”的人,早就就此仔細詢問過臧洪、袁綏諸吏,也早就叫戲志才、荀攸、程嘉等訪問過郡中的老農,故此對水田耕作現今也是一點了解了,雖不說精通,但也不是外行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