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固然是州刺史,荀貞固然只是一個郡太守,可荀貞的名望不比陶謙差,過往又是戰功赫赫、政績顯著,可謂文武兼資,更重要的是他手底下有著數千精勇的步騎義從,一旦地方生亂,足能成為徐州地界上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連陶謙都因此而有點忌憚他。
這么一想,結交荀貞好像確實沒什么壞處,還正如秦松所言,是很有好處的。
糜竺家財巨富,惹人覬覦,總不能在一棵樹吊死,是得給他家再找個后路,找個強大的外援。
經過一夜的思考,和糜芳等人商量過后,糜竺做出了決定:答應了秦松的借物要求。
秦松辭別糜竺,回到廣陵。
他見到荀貞,笑道:“事成矣!糜子仲不但愿借給明公糧種、耕牛、農具,還愿再借給府君五千石糧。”
“還愿再借給我五千石糧?”
“正是。”
也難怪糜竺總擔憂州郡里有人覬覦他的家產,聽了秦松的這話,荀貞都有點眼紅了,不覺嘆道:“糜家真巨富也!”
漢之“石”分大、小石,糜竺額外借給荀貞的這五千石糧肯定是按大石算的,五千大石就是上百萬斤,按一人一天半斤糧,能養活五千人一年,一萬人半年,不用再去別的地方去找、去擠,只要有了這五千石糧,荀貞搞屯田所需要的“必須的口糧儲備”就齊全了。
五千石糧看似不少,也確實不少,但如糜家這樣的豪強,拿出這么些糧,卻還不至於傷筋動骨。糜家養了上萬的奴、客,家里如果沒有個幾萬石糧食的常備,他也養不了這么多的人。
借糧種、借耕牛、借農具,現在又加上了借五千石糧,雖然說是“借”,但這么多的東西,荀貞也不能一點錢不出,廣陵郡府缺糧,錢倒還是有一些,荀貞大筆一揮,令由袁綏、秦松牽頭,命府中掾吏盡快把錢預備好,只等糜竺派人來談細節。
糜竺派的人很快就到了,不是別人,正是糜芳。
把自己的同產弟派來,也足可見糜竺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對這個糜芳,荀貞在前世時也是有所知聞的,和對糜竺一樣,對他也略有了解,知道他后來好像是因為關羽的關系而背叛了劉備,投降了孫吳。
——說起這一點,插句題外話,關羽的性格確實太過傲上。糜芳是什么人?劉備的妻兄,是國舅,就不說這層親戚關系,劉備落難的時候,糜竺、糜芳傾家相助,對蜀漢來講也是大大的功臣,可就這么一個和劉備關系親密、對劉備大大有功的人,關羽卻也是半點不給面子,最后以至糜芳投降孫吳,細思之,亦使人不禁為之一嘆。
糜芳頗有其兄之風,亦是溫文爾雅,如個飽學儒生。
荀貞親自迎接,熱情地接待了他。
糜芳字子方,荀貞不呼其名,而以他的字來稱呼他,既親切、又禮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