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幾個人,包括臧霸在內,雖是在徐州起得兵,現也屯駐在徐州境內,但他們麾下的將士中,徐州人不多,卻大多是泰山郡人,來源有二,一部分是因觸犯律法而隱匿在瑯琊的泰山亡命,大部分則是臧霸等人在起兵后陸續從泰山召來的悍勇之徒。
泰山郡這個地方,“郡接山海”,素來民風剽悍,賊寇叢生,前文提到的兩次叛亂俱是在桓帝時,而事實上在更早之前的順帝年間,也即五十年前,泰山郡就有大股的盜賊屯聚,“郡兵常千人,追討不能制”,常設千人以上的郡兵,亦對郡中的寇賊無可奈何。
泰山既民風如此,臧霸等人起兵后,以臧霸的名號相召,自是不愁無人前來投奔,從泰山來瑯琊投奔臧霸等人的,有成股的賊寇,亦有成群的當地輕俠。
也因為這個緣故,因為臧霸等人麾下的將士多是亡命、賊寇、輕俠,因而雖然較之荀貞的部曲,他們在操練、軍紀、戰陣上有欠缺,可如論戰斗力卻是不差。
瑯琊在徐州的最北邊,是徐州的北大門,臧霸諸人麾下的泰山兵如果戰斗力不強,陶謙也不敢把他們放在開陽。
望見前頭的開陽縣城,程嘉等人暫勒馬遙觀,只見縣城高聳,周圍多有屯營,營中旌旗飄飄,雖是隔得遠,看不太清楚,一股肅殺之氣卻亦自沖云霄。
程嘉顧對從行左右,指點前方諸營,說道:“天下精兵之地,河北是其一,丹陽是其一,泰山亦其一。久聞臧宣高之名,當年他以十八之齡便敢將門客數十,逆違太守之令,橫阻山道,從郡兵手中劫下了他的父親,而郡兵竟無敢動者,孝烈勇武,實非常人,而今他掌精兵萬眾,雄據開陽,獨遏青、兗黃巾,為徐州北門,剛武之姿,必勝於昔。今入開陽城后,見到他,汝等且勿矜高,當循客禮,萬一惹惱了他,壞了自家性命小事,誤了君侯籌劃方是大事啊!”
徐州境內雖無大賊,亦不乏寇盜,一路護從程嘉來此的左右騎士皆是荀貞從親衛中挑選出來的勇士,他們跟著荀貞多年了,戰功赫赫,有的還是荀貞的西鄉舊人,難免會有點驕傲之氣,平時就算是陳午、陳到、何儀等軍中/將校對他們也俱禮敬三分,所以在進開陽城、見臧霸前,程嘉先提醒了他們幾句,以免誤了荀貞的大事。
這些從騎驕傲歸驕傲,卻也都知事情輕重,當下俱皆應諾。
程嘉吩咐畢了,這才打馬繼行,眾騎隨從其后。
再往前行沒有太遠,遠遠見兩三騎由邊道上馳奔而來。
現下雖無戰事,但開陽既為泰山諸營的屯駐地,周邊自然不會沒有游騎警戒,這從邊道小路上馳來的兩三騎想來應就是臧霸諸人遣出巡邏的游騎了。
程嘉知道臧霸是陶謙的人,他這次來見臧霸,任務恐怕不會很輕易地就能完成,所以很是謹慎,見有兩三騎從遠處馳來,便即勒馬停下,等他們過來。
說來瑯琊雖是臨著青、兗,算是徐州的前線,但眼下沒有戰事,開陽作為瑯琊的郡治,平素也還是頗有商賈、行人來往的,臧霸等人遣出的這些游騎平時對那些商賈、行人甚少理會,但這會兒卻有數騎從遠處馳來,卻是因為程嘉一行人俱騎馬不說,且除了程嘉之外還都披甲持械,馳奔道上,十分顯眼,一看就不是尋常的旅人,所以他們既然看到,就必須過來查問。
不多時,這兩三騎來到近前,從小路上奔到大道,轉至程嘉諸人前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