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瑯琊二郡,一在廣陵西北,一在廣陵北邊,而彭城稍近,瑯琊較遠。
劉備、關羽等返程之日,去見臧霸的程嘉卻是剛到開陽縣外。
開陽,是瑯琊的郡治,也是臧霸現在的屯兵處。
臧霸等泰山兵名為一部,實則下邊又分為數營。
臧霸是一營,孫觀、吳敦、尹禮、昌豨四人又各是一營。
孫觀諸人和臧霸一樣,皆是泰山郡人,他們之所以不在泰山郡,而在瑯琊郡,其中自有緣故。
細分之,這數人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與臧霸一樣,是受到朝廷通緝的亡命之徒,為避捕緝,因而潛逃至此。
泰山郡的人一旦犯事,受到官寺通緝,大多就會逃到瑯琊郡來。
這是因為兩個緣故。
一個是地理上的緣故:瑯琊在泰山的東邊,兩郡接壤,然卻分屬二州,也即兗州的官吏管不到徐州來,同時,瑯琊郡又臨海,萬一有事,也不致無路可以再逃,尚可浮海入島遁藏。
一個是人文上的緣故:因為兩郡接壤,所以雖是分屬二州,但郡中的士人、百姓卻來往甚密,兩郡的豪強、輕俠之輩也是互通聲氣,惺惺相惜,——不說前者,只說后者,往前幾十年,泰山、瑯琊這塊兒地方出現過兩次大的叛亂,一次是永興二年的東郭竇、公孫舉之亂,一次是延熹三年的勞丙之亂,俱聲勢浩大,尤其前者,眾至三萬,歷經兩年多方才被段颎擊敗,而這兩次大的叛亂都是兩郡一起叛亂,只由此就可看出這兩郡輕俠、豪強的關系有多緊密。
所以,泰山郡的輕俠、豪強之輩一旦犯上命案,被朝廷追緝,往往便會逃到瑯琊郡來。
再一類則是臧霸的故友,這幾人中有的是臧霸早年就結識的知交好友,臧霸逃到瑯琊來后,他們也跟著來了,落地在此。
不管是和臧霸一樣,受通緝而逃到瑯琊的,又或者是主動跟從臧霸來到瑯琊的,因為俱是泰山郡人,所以在這瑯琊地界,他們彼此交好,同氣連枝,眾人之中,又以臧霸的出身最好,名聲最高,為人也最被人服氣,所以在從陶謙起兵后,他們便共以臧霸為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