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乏糧,‘糧’之一事,只靠廣陵肯定是不行的,明公早前不是有意當起兵后問豫州借糧么?以我愚見,這件事可以提早開始著手了。”
“好,我即刻就傳令給玉郎,命他輕騎趕回潁川,聯絡宗族、面見文謙,密議借糧之事。”
將來起兵討董的時候,豫州刺史是孔伷,亦是各路討董諸侯中的一名,不過現在孔伷還沒有上任,現下豫州的長吏也不是刺史,而是豫州牧,仍是由黃琬擔任的。
雖說黃琬也是天下名士,曾為黨人一員,被禁錮過二十余年,可一則袁紹起兵討董之事黃琬尚不知道,二來荀貞也知道他很快就會離任豫州,那么“問豫州之糧”一事自是不必去找他說,故此荀貞沒有說讓辛璦回豫州面見黃琬。
同樣,為了保密起見,荀貞也沒有說讓辛璦去潁川見他的那些舊日同僚、知交,而只是說讓辛璦回潁川聯絡荀氏和辛氏的宗族長輩,并面見樂進。
以荀氏、辛氏在潁川的影響力,以樂進在郡府的影響力,只要能先和這三方面在暗地里商量好了,那么再加上荀貞本人在潁川、汝南等地的影響力,將來他兵至潁川后,問潁川、問豫州借糧的事情就不難辦成。
“‘兵’之一事,明公麾下現只有只四千步騎,雖皆精勇,然數千之眾卻遠不足將來討董之用。我聞張邈、鮑信等人如今在陳留、泰山等地皆各大收徒眾、編軍練卒、收納輜重,而今既袁本初將討董在即,以我愚見,明公似也不必再遮掩了,也可以開始大舉招兵了。”
張邈已到了陳留上任,鮑信在家鄉泰山,他倆都在大規模地招募壯勇,——尤其是鮑信,他在當日和荀貞分別,回到了家鄉后,便就開始招募壯勇,現今已招收了徒眾萬余。
荀貞剛到廣陵時就和陶謙起了紛隙,后又因為廣陵乏糧,接著為了能在討董時擁有一個穩定的后方,他又著力於控制廣陵,一直沒有顧上招兵,現在董卓廢立天子,袁紹可能很快就會起兵,在這個時候,就算糧食不足、就算廣陵還沒有被徹底控制住,他也必須要開始召兵了。
荀貞點頭說道:“丹陽出精兵,我久有遣人赴丹陽召兵之意,只是限於形勢,一直未能著手,。誠如志才所言,值當今時,確是不能再拖了。丹陽太守周昕,素與孟德、本初交好,我這就書信一封,遣使往去丹陽召兵!”頓了頓,想了下,轉對姚昇說道,“叔潛,赴丹陽召兵之任,非卿不可!……,卿多時沒有回家了吧?趁此機會,卿也可回家中看看。”
姚昇是吳郡烏程人,吳郡和丹陽郡同在揚州,且兩郡接壤,而且還又都挨著廣陵郡,從廣陵縣南下,直行三四十里就是吳郡的郡界,西南下斜行,也是行三四十里便即為丹陽郡的郡界。姚昇家在吳郡也是個名門,家世冠族,為郡大姓,因兩郡同州、又相鄰之故,其族中人和丹陽的士人、豪杰多有來往,或是干脆就有姻親的關系,此次若遣他去丹陽召兵,不但人頭熟、地方熟,定能順利完成任務,而且說不定他還能再從丹陽、吳郡為荀貞招攬到幾個人才。
荀貞恢復、發展廣陵的農業,姚昇現為主事之人。
荀貞又說道:“召兵事重,至若郡中農事,待卿走后,可暫由袁綏主之。”
姚昇慨然應諾。i752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