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過伍瓊、周毖不久,沒過幾天,又從洛陽傳來了一道消息。
董卓先是免了黃琬、楊彪的公位,又殺了伍瓊、周毖,顯示了他一定要遷都長安的決心,朝中無人再敢勸阻,遂在十七日這天,車駕西遷。
長安雖為前漢故都,可當今卻是遠不如洛陽富庶,在車駕西遷的同時,一為籌集軍費,二也是為鼓舞兵卒的斗志,董卓大出軍馬,縱兵大掠,收捕洛陽富室,盡皆加以罪名處死,沒入其財物,因之而死者極多。
董卓心知,關東聯軍勢大,其兵馬或許不精,可各路人馬分來自諸州,差不多等同是大半個天下的州郡都在與他為敵,戰爭的潛力卻是極大的,只憑洛陽一地,他或能戰勝於一時,卻早晚難支,故此,他要把朝廷遷往長安,也因為此故,既是為充實長安人口,也是為免在難以堅守洛陽、不得不西去長安后讓關東聯軍占了“便宜”,他掠奪完了城中富戶,又把剩下的洛陽居民數百萬口悉數驅趕,使徙去長安,派遣了步騎在百姓們后邊驅趕,馬踏人踩,數百萬人互相擁擠,慘狀不可勝數,加上饑餓和搶掠,百姓不斷死去,沿途堆滿尸體。
天子和大部分的朝臣遷去長安,百姓也被遷去長安,董卓沒有跟著走,外有幾十萬關東聯兵虎視眈眈,盡管至今尚無一路主動進擊,可他也不可能就這么走了,斷后也好,先與聯軍打仗幾仗,試試他們的虛實也罷,他都得親留洛陽,指揮部隊。
與他遷百姓去長安的原因一樣,為不便宜關東聯軍,他又命部下縱火焚燒城內外的宮殿、官府以及百姓住宅,二百里內,房屋盡毀,雞犬不留,他又令呂布率兵挖掘歷代皇帝的陵寢和公卿及以下官員的墓地,搜羅珍寶,以進一步地充實軍費,并再次地散財以鼓舞士兵斗志。
酸棗、河內的義兵雖無大舉進擊的,可卻也不是都呆坐不動,聞得朝廷西遷,不少諸侯都遣出了小支的兵馬繞過關卡,潛行到洛陽左近探看,有一些士卒被董卓的部曲抓住了,董卓命人用十余匹涂上豬油的布裹到這些山東兵的身上,然后從腳點火,將他們燒死。
荀貞聞得朝廷西遷后也派出了數十騎兵潛至洛陽周近遠觀。
兩天后,這批騎兵歸來,報上所見所聞。
荀貞聞得他們所見的百姓遷徙之慘狀,心痛哀傷,閉目良久,心道:“我終於還是沒能阻止這幕慘事的發生。朝中之亂,全是因宦官、士人、武人爭權,與百姓何干?百姓何辜?百姓何辜?而竟遭此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嗟乎,千秋萬古,歷代迭興,可得到富貴的只有那些將相貴族,對千千萬萬的百姓來說又有何不同?仿如長夜,綿綿無盡。”不覺想到了后世,又想道,“真正能做到心系百姓、與萬民共苦的有幾人呢?千古以來,唯一人耳。”
這時,已經到了二月下旬,離約定出軍的日子不遠了。
荀貞收拾起哀痛的心情,請來孫堅、謝容、劉秉、丁猛諸人,商議出兵之事。
這些天來,荀貞的部眾在加緊操練,孫堅等人的部眾也沒有閑著,都是日日操演,荀貞想了些辦法鼓舞士氣,孫堅等人也都用了各種辦法來調動兵卒的斗志,或以名爵為誘,或以財貨為賞,又或以義激之,又或通過再三的宣明軍法以使兵卒畏怕,使他們將來不敢怯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