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鄧是中午前后出的兵,這時已經暮色將至了。
荀貞得了此報后,望了望天色,便即令軍馬停駐,遣騎通知后邊的孫堅等部,今晚就在此地駐扎了,又傳令叫各部開始扎營,預備晚飯。
左右文士見荀貞先前非常重視來敵,以至有親自上陣與之交鋒的打算,現下聞得前頭交戰正酣,卻叫各部筑營安寨,一副不再去理會前邊劉鄧還在接戰的架勢,有不解其意的,乃問之。
荀貞答道:“敵已被阿鄧所圍,陷進了河邊泥地,以阿鄧之勇,縱不勝,亦不敗也,文謙部四千潁川郡兵緊隨在阿鄧鄧部后,現應已到,敵為泥地所困,又被阿鄧所圍,本已紛亂,見文謙兵至,旗幟如林,軍卒遍野,勢必驚惶,肯定會無心再戰,奪路而逃,而翼德引五百騎兵蓄銳在其后,以我之逸擊彼之散,此戰已勝。”
有人說道:“劉軍候部僅二千步卒,敵有千騎之眾,則劉軍候圍住的定非敵騎全部,樂校尉部曲雖眾,可大半為新卒,戰力不強,又是疾行了一二十里地,就算能及時趕到,也不一定會是外圍敵騎的對手,如果落敗,則劉軍候部難免會受其影響,恐怕會有轉勝為敗的可能。”
荀貞笑道:“不妨。我大軍在后,今距敵騎僅只十余里了,敵豈會不知?如果他們在與劉鄧初接戰時能夠獲取大勝,那么他們的膽色或許還能足點,可現下他們交戰不利,陷泥入伏,又知我大軍在后,哪里還會有膽勇再逆擊文謙?我料之,彼輩一見文謙軍到,必就會散逃。”
荀貞是見過大場面,打過敵我數十萬兵力戰役的人,在這種既占了地利,又是以眾擊寡,且敵人只有千人之眾的小戰斗中,他雖然也存有擔憂,可在具體戰術的運用上和在料敵上卻根本不需要多做考慮,一念之想,就能找到正確的辦法和得出正確的結論。
也正如他所料,這場戰斗的進程與他預料的一模一樣。
在見到樂進部到后,董兵果然是不敢逆擊,先是外圍的騎兵逃跑,繼而被劉鄧圍住的騎兵也失去了斗志,突圍逃竄,有實在是沖不出包圍的索性跪地投降。
逃出去的數百董騎倉皇向西北潰逃,試圖逃出潁川,奔回本營,而逃未及遠,迎面撞上張飛的伏兵,被迎面攔住截殺。
張飛的騎兵既是負責截殺,又是負責阻擋董兵的援軍。畢竟,這支騎兵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梁縣西北的董營來的,荀貞目前也不清楚他們到底派來了多少人馬,不知他們還有沒有后援。不過到最終,也沒有見有董軍的援兵來到。
劉鄧、樂進、張飛合力,盡殲了此千許董騎,斬八百余,得俘虜二百。
此次來犯的都是董卓部的精兵,雖然董軍的軍紀不怎么樣,可戰斗力卻是一流的,所以對這二百俘虜荀貞沒有命將殺了,而是叫收入俘虜營中,先讓做些苦力,待戰罷再做處理。
擊董戰,小試牛刀,荀貞以眾擊寡,取得大勝。
戰報傳到后邊,孫堅聞知,扼腕頓足,連聲說道:“惜我輸給貞之,讓他搶了頭勝!”
再傳到后邊,謝容、劉秉、丁猛等聞知,皆喜上眉梢,都道:“敵騎千眾,半日而亡,荀侯真善戰者也!”
消息傳出,全軍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