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后者?
荀貞心道:“這就說明董卓中了我計也。”
荀攸、戲志才聞之,來見荀貞。
戲志才笑道:“董卓還不算昏聵,沒把徐榮召回洛陽。”
臨敵換將,兵家大忌。董卓如真的這么做了,那的確可稱一句“昏聵”。
荀攸卻是惋惜,說道:“呂布殺主求榮,此無義之徒,我聞他素恃勇而驕,與董卓帳下諸將多不和,今他去了滎陽?……可惜,可惜。”
“可惜什么?”
“可惜徐榮不在伊闕,而是遠在虎牢,要不然,說不定君侯和孫將軍就能直入洛陽了。”
呂布自恃勇武,連董卓帳下的涼州將校都看不在眼里,想來更不會把徐榮當回事兒,他到了滎陽后,說不定就會有爭侵徐榮兵權之事生,徐榮在董卓軍中常受涼州籍將校的排擠,要說他是一個早就受慣氣了的,可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性,呂布如果侵逼過甚,荀貞這邊再繡球一拋,他沒準兒還真有投過來的可能。
只是可惜,徐榮是在虎牢,而不是在伊闕。
如是在伊闕,離荀貞近,他投過來會很順利,荀貞、孫堅也可借此過關而上,長驅直進;可惜他遠在虎牢,便是如荀攸所料,與呂布產生了矛盾,因荀貞離得太遠之故,怕卻是也難以改投來到荀貞麾下。
戲志才、荀攸兩人一笑、一惋惜,荀貞也跟著笑了一笑,惋惜了一下,不過隨即,他就把此事拋到了腦后。
如荀攸所說,離間徐榮本就是一個“閑著”,閑來無事時下的一步冷棋,反正對己無損,將來能用上最好,將來用不上也沒關系。
卻說不受呂布去了滎陽的影響,荀貞依舊時不時地寫信、送禮給徐榮,同時常遣斥候、探馬深入洛陽近畿,探伺董軍動向、察其士氣,并日日與孫堅各操練部卒,以備二次討董。
時入三月下旬,這日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