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和孫堅的這一戰,從午時后直戰到日落。
當天晚上,荀貞接到了軍報。
攬軍報而讀之,雖時值夜深,帳外秋風蕭涼,荀貞卻覺熱血盈首,再三撫案,最后將軍報放在案上,自按劍起身,繞至帳前。
他掀開簾幕,眺望遠近刁斗森嚴的軍營兵帳,仰頭看了眼豎立在帥帳前的軍旗颯颯,復遠顧太谷關方向,如墨的夜色下,他此時離太谷關尚有數十里,自是望不到關卡的,但卻在一陣陣迎面襲來、帶著遠方泥土氣息的涼風中,似乎聞到了那太谷關下濃濃不散的血腥之味,似乎聽到了下午時分那震動天地的敵我兵士吶喊和兵戈交擊、戰馬奔騰之聲。
荀攸、戲志才、郭嘉等人皆在座上。
戲志才起身過去,到荀貞案前,拿起了軍報,先是靜靜攬閱,不多時,忍不住輕輕讀誦出聲。
這道軍報應是由孫堅口述,由他帳中文士加以潤色,從而寫出來的,因為通篇都是以孫堅的第一視角在講述和呂布這一戰的經過。
“吾部列陣於晨,至午而成。吳景、黃蓋、孫賁由南、西夾擊太谷,以誘呂布;程普、韓當領萬眾布陣於關東南,以待布至;我自領騎二千匿於東南陣右之林中,候布之出。”
戲志才讀到這里,停頓了一下,荀攸插口評價說道:“孫侯雖不肯從君侯之勸,然幾乎是舉全軍以應呂布,亦可算慎重了。”
戲志才點評說道:“觀孫侯此戰,乃是欲以步陣先阻呂布,繼以騎沖斷之,步、騎合力,共擊呂布,以眾擊寡,雖無太谷關卡之利,但勝算也應是甚大的。”
荀攸頷首,以為然。
戲志才接著往下讀:“吾陣方成,呂布驟出,列隊於西北,側對吾步陣,先以一將徑沖我步陣,此將所統者不過七百余騎,雖對我萬人陣,而一往無前,此將后,又有二偏裨,各統百騎,遙為之應。吾於林中遠觀之,見此沖陣之將身先士卒,冒矢石,雖稍中箭矢而不退,志氣愈奮,其部眾亦皆吶喊呼叫,狀若死士,催騎疾奔,撞我步陣,兩沖,吾步陣為之動。”
荀攸驚訝說道:“數百騎兵,兩次沖擊,孫侯的步陣竟就因之動了?”
郭嘉也很驚訝,說道:“程普、韓當,我是知道的,這兩個人都是勇將,絕非弱者,有他二人坐鎮,堂堂萬人之陣,卻居然因為呂布軍中的此將之兩沖,就為之而動?此將誰人也?”
戲志才接著往下讀,讀道:“見我步陣動,我訝而指彼將而問之‘此呂奉先乎’?左右有識者答曰‘高順也’。”
郭嘉說道:“原來是高順!‘陷陣營’之名果不虛傳!”
呂布是董卓軍中的悍將,這次擊太谷,呂布又是極有可能會來馳援的,所以荀貞軍中的謀士們早就把呂布軍中上下的勇將都打探清楚了,高順是其中赫赫有名的一位,他的兵卒不多,常只有七八百人,可卻都是猛士,又鎧甲軍械精良,加上高順又治軍威嚴,軍紀嚴明,故此他們這支部隊凡擊敵,無有不破,故被人們號為“陷陣”。
戲志才接著往下讀:“見高順勇敢,吾知不可再等,遂提騎出林,欲側擊呂布。見我出林,呂布乃遣十余騎來戰,當先一騎,極為猛悍,連斬我前部數勇士,蔣廬、劉夏,卿所知也,皆為其所害。”
蔣廬、劉夏都是孫堅帳下有名的猛士,較之地位,差可與荀貞帳下的劉鄧、張飛相比。對這兩個人,荀攸、郭嘉等也是有耳聞的,聞得他兩人先后被斬於陣上,郭嘉到底是年輕人,頓時又大吃一驚,說道:“能將此二人連斬落馬的,非是世之虎將不可!難道呂布軍中來的此將便是呂布本人么?”
戲志才繼續往下讀:“我驚而問之‘殺我蔣、劉者,此呂奉先乎’?左右有識者答曰‘成廉也’。吾遂以祖茂領百余騎迎截成廉,自統主力進擊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