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亦不可守也。”
因為董卓的破壞,洛陽城被燒了個精光,城里也早就沒什么居民了,就不說補給的問題,就這么空蕩蕩的一個被燒過后的空城,肯定也是守不住的。
董卓問道:“文和,那你是何意?”
“洛陽周邊多平原,而近郊亦多苑林和陵墓,詡以為,相國可選這些地方為迎敵的戰場。”
洛陽是都城,周圍有很多皇家的苑林,還有很多自光武以來駕崩的諸帝的陵墓,這些地方有水、有林、有山,可以用為倚仗。
李儒說道:“苑林倒也罷了,以陵墓為戰場?這……。”
這些陵墓都是本朝以來過往諸帝的陵墓,有句話說“入土為安”,身為漢室的臣子,卻把諸位先帝的陵墓里選為戰場,這很是說不過去。
董卓此時卻哪里還顧得上這些?當即對賈詡大加贊賞,說道:“文和此計甚佳!好,我這就傳令軍中,命各部拔營,選陵墓為據,以待荀、孫。”
……
李傕回到洛陽營中已是次日早上,按照荀貞、孫堅前一天商議好的,他兩人於次日帶兵出關,進向洛陽。
太谷離洛陽有百余里地,這一日急行軍了一天,到得晚上,離洛陽還有三十多里。
荀貞、孫堅剛要準備傳令各部駐扎,前邊探馬來報:董兵出營,分去各苑林、陵墓據守。
荀彧、荀攸、戲志才、郭嘉、程嘉等人都在荀貞左右。
聽得此報,戲志才、荀攸、郭嘉、程嘉等人也就罷了,荀彧頓然大怒,怒道:“竟入據先帝們的陵墓!董卓匹夫,倒行逆施至此,實當誅也!”
孫堅亦頗憤然,對荀貞說道:“我知董卓豺狼,卻不知他悖逆至此!”
吳景在側,說道:“此離洛陽已不足四十里,且休息一晚,明日一早開拔,下午便可擊此悖逆之賊了!”
戲志才急聲說道:“不可!”
孫堅、荀貞轉而顧之,荀貞問道:“志才何意?緣何不可?”
“董兵出營,盡入苑林和諸先帝之陵墓中,如此悖行,足可見董卓已是六神無主,無有良策以敵我軍了。主將如是,則董兵上下的校尉、兵卒更不用說,定更是士氣低落。當此之時,馳擊之猶恐不及,豈可再候一夜,留待明日?”
荀貞問孫堅:“文臺意下如何?”
孫堅拍著大腿說道:“如非志才,險誤大事!”
荀貞、孫堅兩人意見一致,都贊同戲志才的分析,因是不再傳令命三軍休整,反而急傳令下,命各部等吃了晚飯、稍微休息一會兒后,繼續趁夜行軍,務必要在明早前趕到洛陽外。
夜間行軍的度肯定比不上白天,尤其是荀、孫兩部兵馬合計達數萬之眾的情況下,荀貞、孫堅各留了一部兵卒,看護著輜重在后緩行,自帶著主力在短暫的休整后星夜兼程。
快天亮時,走完了這剩下的三十多里地,洛陽在望。
這時,孫堅部中的吳景、程普、韓當等將和荀貞部中的荀成、許仲、辛璦等將,都分來尋見孫堅和荀貞,請求讓部隊稍微休憩會兒。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請求。
洛陽就在前頭了,可能很快就要和敵人交戰了,部隊連續行軍了一天一夜,在交戰前,讓部隊休憩一下,養養精力和體力,再正常不過。
荀貞卻不同意,他說道:“我所以和孫侯乘夜疾馳,一是為擊董兵之氣落,二也是為掩其不備,今已至洛陽,豈可再停?”對孫堅說道,“據斥候報,董卓分諸將居各陵、苑林中,自統精銳居其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卿與我可各選精卒三千,使急擊董卓居處,余下部眾則分與董卓諸將對陣,如他們馳援董卓,則擊之,如不馳援,則待董卓敗后再并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