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賞過諸將的戰功后,荀貞緊接著,回到廣陵的第二件事就是裁撤部曲。
在他提出要裁撤部曲后,他帳下有人提出異議。
卻是文聘的從父,文直提出來的。
文直說道:“於潁川時,孫侯表文謙為下邳相,今將軍歸廣陵已有月余,而笮融猶在下邳。下邳如不能得,孫侯所表便無其實。廣陵民少,難養多兵,裁撤部曲固是應當,然以我愚見,何不等先擊破笮融,取了下邳,再議裁撤之事?”頓了頓,又道,“聞將軍裁兵,只欲留萬五千人,如等得了下邳,然后再裁撤,多了下邳這一郡之地,也許還能少裁些人馬。”
荀貞說道:“公所言甚是,只是如取下邳,陶恭祖或會出兵,陶恭祖一旦出兵,勢必就會演變成大戰了,而我軍兵士久戰,將士已疲,短日內實是不可再起大戰了。”
“那將軍打算何時取下邳?”
“為了討董,我離開廣陵了大半年,久未在郡中,當此之時,當以內政為先,我打算先治治內政,之后再議取下邳。”
“我聞陶恭祖現有兵馬三萬,而且他坐據三郡之地,將軍,今不趁擊董大勝之勢進取下邳,待到來日?吾頗憂之。”
文直擔憂得有道理。
陶謙掌控三郡地,民力、財力、糧秣上都遠勝於荀貞,他麾下現有三萬上下的州兵,而等荀貞裁撤過部曲后,荀貞將只剩下一萬五千人,那么兵力上陶謙也將會是遠勝過荀貞。荀貞不趁現在兵多的時候去打下邳,等到將來裁撤過部曲后再去取下邳,怎么看勝算也不如現在大。
對取下邳這事,荀貞是考慮過許久,也和戲志才、荀攸、荀彧等反復商量過了,已有定見。
他對文直說道:“公族為南陽右姓,我試問公:如南郡太守欲取南陽,公會有何想法?”
南郡也是荊州的一個郡,在南陽郡的南邊,兩郡相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