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西向東六十里,是海,向北三四十里,是東海郡,向西北二百里,是東海郡的郡治、同時也是徐州的州治郯縣。
海西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荀貞部署駐扎在這里的那兩千兵馬的作戰任務,其作戰任務即是:等戰事開啟,面向東海郡,屯兵不動,以威脅郯縣,使陶謙不敢放手遣兵入援下邳,同時,等許仲完成對下邳的作戰,當全軍隨之轉入攻略東海郡階段時,擔負“奇兵”的作用。
郡北這個預備戰區的主將是荀成,副將是徐榮。
總得來說,這次“爭徐”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攻取下邳,第二個階段是攻取東海,與此相對應的,第一階段以郡西的許仲部隊為主,第二個階段以郡北的荀成部隊為主。
主力部隊共約一萬五千人,除掉郡西的五千人、郡北的八千人,還有兩千人。
荀貞把這兩千兵馬又分為三部。
一部五百人,駐扎高郵縣,一部亦五百人,屯駐鹽瀆縣,余下一千人則屯駐廣陵縣。
屯駐廣陵縣的這一千人,自是為了保證郡府的安全,同時也是起到一個戰略后備隊的作用,前線如吃緊,可馳援之。
駐扎在高郵的五百人則主要是為了保證當戰事起后,郡中不會有盜賊生亂,——高郵處在廣陵郡的腹地,這一帶湖澤遍布,地廣人稀,雖經數次剿殺,卻總有盜賊出沒,所以,當外有戰事的時候,這里必須是要有一支精兵屯駐,以為威懾的。
鹽瀆縣是廣陵最東邊的縣,臨著海,荀貞在這里放五百人,一個是為防海賊趁機侵擾,另一個則是為了防備陶謙會走海路,給廣陵來個奔襲。
主力部隊之外,荀貞并還給江禽下了軍令,調動集結了部分屯田軍,同時動員了整個屯田軍。
調動集結起來的這部分屯田軍是屯田軍中戰力較強的,大多上過戰場,有戰爭經驗,共約六千人,荀貞將之分別主要部署在了郡西、郡北。
他們有兩個任務,一個是做戰時的后勤供應部隊,一個當戰事緊張時,也可以拉上戰場。
荀貞的整體部署就是這樣,這個部署是經過和戲志才、荀攸等人再三商議的。荀貞自認為這一套整個的部署點面結合、正奇相配、內外兼顧,應是現有條件下可以做出的最好的部署了。
聽了戲志才之問,荀貞沉吟稍頃,說道:“咱們一直說二月出兵,可既然現下部署已畢,卻為何還一定要等到下月呢?”
戲志才問道:“君侯的意思是?”
“去年底咱們就開始調動部署兵馬了,陶恭祖定然早就和幕僚有商議對策,泰山兵如肯聽從其調,恐已入下邳了,現今他雖調不動泰山兵,可為了保下邳,我以為,他是極有可能改調丹陽兵或徐州兵入下邳的,丹陽兵、徐州兵一入下邳,就將會不利我郡西部隊的進攻作戰。”
荀攸說道:“所以君侯想要?”
“兵貴神速,當擊敵不意。咱們一直說等天轉暖了,二月出兵,陶恭祖沒準兒也是這么猜測的,既然都在說二月出兵,我意干脆就在本月出兵!……卿等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