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微微點了點頭。
許仲說道:“笮融暴虐,倒行逆施,只要肯與吾軍同心討逆,便是義士。待取下徐縣后,可悉從司馬言:愿從軍者,以克徐的功臣對待;愿歸田者,另給賞賜。”
笮融固然虐民,水賊也不是什么好東西,但現在主要的敵人是陶謙,次要的敵人是笮融,較之陶、笮,水賊壓根不值一提。為了能攻取徐縣,使廣陵軍可以盡快地進至淮水北岸,從而在下邳站穩住腳,進而掌握住下邳戰區的主動權,收編些、或放掉些水賊也不是不可以的。
并且再則說了,闕宣能夠“通過水賊來使廣陵軍悄然渡淮”,這件事,其實早在闕宣和郭嘉聯系時,他就對郭嘉說過,對這些水賊該如何對待,荀貞也早就給過許仲等人指示了。許仲之所以這會兒又問了一遍闕宣,事實上,他只是在向闕宣確認此事沒有變動。
闕宣說道:“有將軍此諾,必可使水澤豪杰為將軍效死!”問道,“敢問將軍,打算何時渡淮?”
許仲望了望帳外的天色,還是下午時分。
他詢問荀攸:“以參軍意,我軍何時渡淮為宜?”
許仲和荀攸兩人非常熟,平時私下,兩人都是以“君”、有時甚而以對方的“字”相稱,可是現下是在軍中,議的是軍事,故而許仲以荀攸現在的官銜“參軍校尉”相稱。
荀攸答道:“兵貴神速。”
“參軍所言,正合我意!”許仲面向帳中的文武諸人,說道,“今雖得淮陵,而下邳諸縣,唯徐在淮北,最難克。遲恐生變。故我意今晚便渡淮取徐!”對闕宣說道,““你現在便可以去聯絡你說的那些‘水上豪杰’,以及你在徐縣布置的內應壯士,告訴他們今晚我軍渡淮擊徐。”
闕宣應諾,向許仲、荀攸和帳中諸人行了個禮,立刻轉身出帳,去辦這件事了。
徐縣在淮水北岸,現今淮陵已下,不能給對岸的下邳部隊太多反應時間,給對岸的時間越多,對岸的敵人就越能充足地布置沿淮防線,對廣陵軍這邊來說,就越不利。
是以,許仲、荀攸都認為“兵貴神速”。
許仲、闕宣說話的時候,劉備一直沒有再開口。
這時見許仲定下了渡淮的時間,闕宣也已經出去辦理此事,劉備因又按劍請戰:“備請帶甲士五十,今夜渡淮,為將軍取徐!”
許仲沉吟了下,說道:“雖有徐縣內應,有‘水上豪杰’相助,此事亦險。玄德居‘雍奴校尉’,乃一部之長,不可輕出。”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