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前軍食,吃過飯,讓部隊消消食,等到過了午時,趙云傳下軍令,命黃遷率部出營。
因是誘敵,所以黃遷出營時毫無掩蔽,旗幟鮮明,做出了不小的聲勢。
很快,城中守將張闿就接到了軍報。
“荀軍分出一部,往泗水渡口方向去了?”
“是。”
“有多少人馬?”
“約得千人上下。”
黃遷出營時,不止旗鼓喧嘩,而且做了偽裝,拉長了部隊正常行軍時的長度,并帶了些民夫,所以誤導了城中的斥候,讓其誤以為有千人之眾。
張闿叫這斥候退下,對堂上的軍官們說道:“這趙云竟果是為擊泗水渡口而來!”
軍官中有人說道:“昨日我從都尉登城觀看荀兵軍容,見趙云所帶之部卒至多三千人上下,除去運送軍糧、軍需的民夫,能戰之卒應在兩千余之數,憑他這兩千人,是斷難打下我下相城的,他只能是為奪取泗水渡口而來。”
又有軍官說道:“渡口不可失。趙云既已遣兵去攻泗水渡口,都尉,我部當速援之。”
張闿卻不急,他閉上眼,思考了會兒,睜眼說道:“泗水渡口固當援,可應該怎么援,卻得好好謀劃。”
“都尉何意?”
“君等試想:在我遣出兵馬,去援助泗水渡口后,趙云會有何對策?”
“他還能有何對策?不外乎遣兵截擊。”
“正是。趙云所帶的部卒共約三千上下,便算是其中的戰卒只有兩千余,那他現在營中至少還有千人可戰之兵。他留在營中的這千余戰卒,必就是為截我援兵而預備的。”
“……這又如何?他雖是在營中留了千余兵卒,可我城中、城外的兵馬人數卻是遠勝於他,自也可以再遣兵反過來截擊他。”
“這便就是我所說的‘好好謀劃’了。”
“都尉之意是?”
張闿惡狠狠地說道:“我的意思是:吾等不妨就趁這個機會,畢其功於一役,把趙云給打掉!”
“怎么打掉?”
“遣援軍往赴渡口,待趙云的余部出營截擊,再起主力,先把其余部滅掉,然后再與渡口守軍和援渡口的兵馬共力,把打渡口的那股荀軍給殲滅掉。”
聽了張闿此話,諸軍官皆細思量。
張闿的意圖很明確:他要趁趙云分兵的機會,集中優勢兵力,先把趙云留在營中的一部打掉,然后再把進攻泗水渡口的那一部消滅掉,從而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