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宏道:“是。……曹豹到下相時,荀軍騎將張飛已到,當時曹豹并不知道,但是他看到城中旗幟林立,分打了許多荀軍將校的名號,城頭上兵如蟻布,卻也疑心是不是荀軍的援兵已至,所以沒有攻城,而是屯營城外,分兵攻打泗水渡口,以圖先將渡口奪回,再做攻城打算。”
陶謙說道:“他這么做倒是沒錯。”
呂由在旁說道:“方伯所言甚是。正該先奪下渡口,斷了趙云的援兵,之后再徐徐攻城。”
曹宏接著說道:“渡口為我軍必奪之地,同樣也是城中的趙云必爭之處,曹豹原本以為趙云會從城中遣兵去援,故而嚴防戒備,準備了精卒甲士,只等趙云的兵馬出城便攔截之,卻沒有想到,渡口荀軍的援兵不是從城中來,而是從野地上來的。”
“從野地上來的?”
“便是那荀軍騎將張飛的兵馬了。他提前隱蔽在渡口外,曹豹攻打渡口的兵馬剛展開對渡口的攻勢,他就率騎馳至,從后掩殺。我軍不能抵擋,潰敗而逃。”
“這只是渡口的一場小敗,曹豹統數千敢戰士,卻怎么也敗了?”
“趙云在城中布得實是疑兵,他本人沒在城中,而是帶了五百死士埋伏城外。入夜之后,當曹豹一意戒備城中和張飛的騎兵時,他卻突然殺出,鼓噪而進,進攻曹豹的后營,與其同時,張飛亦率騎突進,猛擊曹豹的前營。”
“雖是夜晚受襲,可敵攻我守,如是指揮得當,也不會敗啊?”
“本來是不會敗的,可……。”
“可怎樣?”
“可趙云、張飛二人實在勇猛,兩人身先士卒,冒矢石,由夜至明,呼戰不止。曹豹時在前營,設下陷阱,放了張飛進來,欲斬殺之,可誰知雖被我軍的數百重甲精銳包圍,張飛及其從騎不能驅馬馳騁,然其下馬步戰,卻猶勝騎時,硬生生反把我軍精卒殺散,趁勢接了被阻在我營外的他的其余騎兵主力,一并攻入營中,前后突攪。趙云趁機也攻破了曹豹的后營。一時間,我軍滿營之中,皆是荀兵呼飛名之聲!其聲振地,曹豹前后營兵士膽寒。趙云、張飛兩人夾擊,曹豹部因而敗潰。幸得笮融的兵馬趕到,接應曹豹,兩軍乃去了下邳。”
曹豹去下相時,遣人傳檄給笮融,叫他也出兵,笮融的兵馬出得慢,到下相的時間晚,倒是正好救了曹豹。
聽完戰事的過程,陶謙知道這不是曹豹的過錯,只能說是因為荀軍的將校太強。他嘆道:“潘璋、關羽、趙云、張飛,只許仲一路,荀貞之軍中就有如此多的良將?”想起了那夜他恨帳下無有如項羽這般英雄的慨嘆,嘆息良久,問道,“曹豹部損失可重?”
“折了約千許人,到下邳縣后收攏潰卒,猶有三千之數。”
“傳令給他:下邳縣,只許守,不許出戰!”
適才因荀貞之信而起的羞怒雖尚存,可實在是被荀軍打怕,既野戰遠不如之,干脆就忍氣吞聲,來個閉城不出。
夏丘、曲陽被荀軍圍攻數日未失,下邳縣內現今的兵力比夏丘、曲陽多,儲糧也多,坐鎮的丹陽兵主將曹豹和下邳相笮融,名望也要比夏丘、曲陽的守將為高,如果只守不攻的話,也許能夠使荀軍受挫吧?陶謙現下只能把希望寄托於此。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