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的軍令、信件送到許仲手上時,許仲的兵馬剛到襄賁。
東海境內,離郯縣最近的縣城便是襄賁,其次是厚丘。
襄賁在郯縣西北方,離郯縣六十里;厚丘在郯縣東南方,離郯縣百余里。
只要荀軍能夠拿下這兩座城,就能夠對郯縣形成夾擊包圍之勢。
陶謙自然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不但在厚丘布下了重兵,也在襄賁屯駐了精銳。
可以預見,襄賁將會和厚丘一樣,都不好攻克。
許仲布置兵馬筑營,自與諸將商討攻城事,就正在商討之時,荀貞的軍令和信件到了。
許仲展開細看,看罷,對諸將說道:“建威將軍令:令我部選得用之將去彭城,命薛禮出兵。”
在座的諸人在前線領兵打仗,皆不知在這段時間里廣陵與彭城的“外交來往”,只有許仲、樂進因是主將,荀攸因是謀主,他們三人接到過荀貞的公文,知曉此事。當下,由荀攸發言,簡單地給在座諸人講了一下近期廣陵遣人出使彭城、逼迫薛禮出兵的事情。
諸人聞了,這才知曉。
劉備問道:“君侯在令中可指派了人選么?”
荀攸知其心意,知道他這是躍躍欲試,又想立功了,笑答道:“玄德,這件功勞你怕是立不成了。……君侯雖然沒有指派人選,但是在令中建議由樂相來辦此事。”
荀貞在后方,雖然許仲的軍報不斷,但戰爭是瞬息萬變的,很可能在他下達軍令的時候,戰事沒有變化,可擋他的軍令和信件被送達到許仲營中時,前線的戰事就會出現一些變化,所以沒有在令中很確定地指派樂進去,只是建議說:戰如不急,可由文謙赴彭城。
荀貞建議讓樂進去彭城是出於兩個考慮。
首先,薛禮畢竟是彭城相,不能只遣一個中級軍官去調他的兵,這么做的話,會讓薛禮認為是一種侮辱,有可能會影響調兵之事的“順利進行”,所以需得遣一個高級將領去,許仲作為此路兵馬的主將,肯定是不能去的,那么就只有樂進了。
樂進是許仲的副將,同時他還被荀貞表為了下邳相,盡管不是出自朝廷的任命,可現在下邳已得,在實質上他也確是一郡之長了,正與薛禮的地位相當,從而可以減輕薛禮的抵觸心態。
其次,樂進壯猛有謀,計略周備,以他的能力來看,也適合去做這件事。
綜此兩個考慮,荀貞因而建議讓樂進去彭城調兵。
聽得荀貞建議由樂進去辦此事,劉備只得收了“再立功勞”的想法,笑道:“君侯思慮周詳,薛禮雖猶有不甘之意,然以樂相之高才,調彭城兵必如反掌之易。”
許仲問樂進道:“文謙,此事便交給你吧?”
樂進說道:“謹奉君侯令。”
許仲沉吟稍頃,又說道:“文謙,我撥給你千人,從你入彭城,你看可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