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諸郡國,本皆有丞。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但是,五個郡國的丞或亡於此次戰中,如下邳丞,與笮融同被殺,又如瑯琊丞,陰德擊泰山兵不勝,陰德雖是沒死,瑯琊丞卻被昌豨殺了;或委官而走,如東海丞,荀軍攻入東海,陶謙令東海丞去厚丘督戰,東海丞半道而逃;或現仍有丞,可荀貞卻要將之逐走,如廣陵丞,荀貞起兵擊徐,他堅決反對,荀貞沒理會他,現下當要逐之,又如彭城丞,荀貞要安插人手進入彭城,薛禮暫時換不了,就只能把彭城丞趕走。
所以,荀貞舉了五人分別擔當各郡國的丞。
荀貞表的四個郡國守相里邊,只有樂進一人是潁川派系的,且還非是潁川籍貫,那么在丞上,他就得多用幾個潁川人了。
劉儒、秦干、李博三人皆潁川人。
劉儒是荀貞的縣里人,家也在潁陰,其族是前漢的濟北貞王劉勃之后,桓、靈時的名臣劉陶與他同族,是他族中的前賢。他的從父劉翊亦有名於時。荀貞在潁川任職時,他是郡中的門下賊曹,后從荀貞,頗有功勞。他既出身高,又任過郡吏,名與能皆有,足可任一郡國丞。
秦干早年在潁陰當縣吏,數遷至縣主簿。荀貞在繁陽當亭長時,秦干就認識了他,甚異其才。
后來,荀貞當上了廣陵太守,遣使請潁川士人,因他那時的職位還算高,廣陵又不是內地的大郡,所以應邀而來的不多,秦干時年五旬,卻聞之而起,應召至廣陵,自此從荀貞。
秦干雖沒有任過太高的吏職,但年歲大,有經驗,為一郡丞綽綽有余。
李博是荀貞的西鄉舊人,也是宣康等人的師兄,跟從荀貞很久了。荀貞為趙國中尉,用他為
門下掾,給了他不少重要的任務,他雖無長才,然穩重細致,任務都完成得很好。用他為一丞,應也足勝任。
欒固是冀州魏郡人,算是冀州派系的士人。
他是本朝奇人欒巴的從孫。欒巴本是宦官,后來“陽氣通暢”,遂出宮,外放為吏,數遷至桂陽太守,所以欒固也是二千石之家的出身。此人年少時家貧,荀貞為魏郡太守時,用他為郡佐,中平四年,又舉他和霍衡為孝廉。荀貞不但是他的長吏,也是他的“舉主”,對他恩德甚重,他也以忠義報之,跟著荀貞亡命去了長沙,又跟著荀貞起兵討董,直到而今。
他不僅忠義,也有能力,有才識,亦勇武,其性格與邯鄲榮頗類似,遇事敢為。
把他任在瑯琊,正可為陳登佐貳,彈壓泰山軍諸將。
糜芳就不必說了,和陳登一樣,都是助此次荀貞得徐的功臣,當封賞之。表他為彭城丞,既是對他的回報,也是希望他這個徐州本地人能夠抗衡薛禮,再為荀貞立下新功。
此五個人選說出,戲志才諸人對別的倒是沒有異議,只是對李博的任職地方有不同意見。
荀彧說道:“君侯前擢李續為‘部東海從事’,今任李博為東海丞,以彧之見,似有不妥。”
得荀彧一句話的提醒,荀貞也意識到了不妥,扶額說道:“幸得文若提醒!不然必為州府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