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被荀貞任為“部東海從事”的李續是李博的兒子,現下荀貞如果又用李博為東海丞,那便是“以子監父”,有違孝道倫常,確是非常的不妥。
戲志才說道:“此非君侯之過,只是君侯近日太忙了,難免會稍有疏忽。”沉吟了下,對荀貞建議說道,“李博是君侯的故人,今父子俱從君侯,不如改以他為廣陵丞,以示君侯的恩義。”
廣陵是荀貞此前的任職所在,也是目前來說,荀貞在廣陵的根基所在,非信任之人是不可能遣去廣陵為丞的,——與此理相同,荀貞用王朗出任廣陵太守,也同樣是在表示對他的信任。
荀貞想了下,說道:“好,那就依志才所言,以李博為廣陵丞,改秦干為東海丞。”
繼四個守相之后,五個郡丞也就此定了下來。
陳群看了看堂外的天色,時辰尚早,又扭過臉看了看荀貞案上的文牘,因為軍務事基本上處理已畢,較之前幾天,文牘也少了很多,因說道:“君侯今由行建威將軍遷鎮東,幕府當開。敢問君侯,不知打算何日開府?”
荀貞聞弦歌而知雅意,笑道:“長文緣何忽問此事?可是有賢士要舉薦給我么?”
陳群管著軍資,荀貞何時開幕府與他沒半點關系,即使問,也該是主管軍機的戲志才和荀攸問,他卻忽然開口詢問,因而荀貞料他必是有緣故,而唯一可能的緣故就是他要舉薦人。
荀貞所料果然不錯。
陳群說道:“君侯料事如神。群確是向君侯舉薦才士。”
“何人也?”
“共有兩人。一人名叫羊琮,泰山南城人,是先帝時故太常羊續的從子,有名當地;一人名叫高堂隆,高堂伯之后,泰山平陽人,廉直清嚴,縣人所敬。今將軍雖分泰山兵,又遣荀將軍入駐瑯琊,表陳登、欒固為其郡守與丞,然欲安瑯琊,以群淺見,只這些還不夠,尚需用泰山士,以感泰山兵,從而收用之,方為根本策。故此,群舉此二人,將軍如用之,必可收泰山兵之心。”
羊氏是泰山的名族。羊續曾任南陽太守,此人廉潔自律,府丞獻魚,他懸之於庭以拒之,因有個雅號,被人呼為“懸魚太守”,后被劉虞表舉推薦,認為他可以做太尉,但因為羊續不愿去西園付錢,最終沒能當成,再后來,靈帝任他為太常,特別給他恩典,允許他不必出“禮錢”,也就是免了他的買/官錢,不過他還沒來得及去洛陽赴任就病故了。
羊琮的名字荀貞沒有聽說過,但羊續的兒子羊衜,荀貞卻是聽說過,因為羊續的名望,所以羊衜的先后兩個妻子都是名人之女,他的原配是孔融的女兒,后來過世,繼妻是蔡邕的女兒。
荀貞卻有一點不知,二十多年后,羊衜有個幼子出生,有名於后世,便是西晉名將羊祜。
高堂隆的名字,荀貞也沒聽說過。高堂伯,荀貞倒是知道,是前漢初的名儒,便是主要因了此人,在經過始皇帝的焚之后,《禮》才沒用失傳。雖未曾聞過高堂隆之名,不過既得了陳群的舉薦,此人必應有才能。
荀貞遂道:“長文之薦,必有真才。我這就備禮遣使,聘請此二人。”
本來自&#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