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迎的雖是諸葛亮,但諸葛亮現下太小,才十二歲,此次召辟的又是徐奕和諸葛瑾,故此
沒辦法“喧賓奪主”,顯得太過與之親近,所以荀貞也只是狠狠地多看了他幾眼。
諸葛亮而今尚是童子,身量既未成,模樣亦童稚,看不出什么,只是在行禮拜謁荀貞時進退有度,已稍顯規模。不過細說起來,遠的不提,只論近代,有名於天下的神童實在太多,比如被荀貞用來類比諸葛瑾的黃香,十幾歲時就被授任郎中,京師人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又比如黃香的曾孫、現為司隸校尉的黃琬,**歲時就以“辯慧”聞名,再比如今年剛二十一歲的司馬朗,十二歲就考上了童子郎,應答出色,使監試者驚異,再又比如現守北海的孔融,那更是年少出名,聰慧無比,所以,諸葛亮盡管舉止有度,然與諸多稚齡揚名的神童們相比,實際上并不算什么,可饒是如此,荀貞亦心中贊道:“不愧千古留名一丞相!”
諸葛瑾帶著繼母同來的,荀貞既欲得諸葛亮,那么對他的繼母自是需十分禮重的,遂吩咐侍從送諸葛瑾兄弟的繼母和諸葛瑾的兩個妹妹先去后宅安置,并交代侍從:“可說與汝主母知:此我庶子母至也,當深禮敬,早前備下的屋舍里邊如有日用器具的短缺,可從州府里取。”
侍從恭謹應諾,在前引導,帶著諸葛瑾兄弟的繼母和兩個妹妹去了后宅。
諸葛瑾想讓諸葛亮和諸葛均也跟著一起去后宅,荀貞卻把他兩人留了下來。
他笑對諸葛瑾說道:“司馬伯達試童子郎,因其身體壯大,監試者疑其謊報年齡,司馬伯達答曰:我族中人累世長大。卿族也是這樣的么?我看你身體高大,亮與均雖二童子,亦有偉丈夫之雛形矣!我見之心喜,可使此二小丈夫陪坐在席,亦可稍追孔北海詣李司隸故事。”
孔融見李膺的故事,不止為后世知,在當下便已經廣為傳揚了。
諸葛瑾受寵若驚,說道:“劣弟焉敢與北海比!”
“哈哈,我也不能與李公比啊,所以我才說‘稍追’而已。”
荀貞轉顧左右,吩咐說道:“請長文、奉孝和元直來,告訴他們,就說我要給他三人介紹兩位金玉之交。”待左右有人應令而去,荀貞轉回頭,又笑對徐奕、諸葛瑾說道,“長文,我妻弟也;奉孝,我族中家學之弟子也;元直,是我以前的庶子。”
荀貞所以沒有叫戲志才、荀彧、荀攸等來,卻是因為一則他們都忙,二來,荀貞知道他為何這么隆重熱情地迎接徐奕、諸葛瑾,可戲志才他們不知道,而徐奕、諸葛瑾兩人雖非庸才,可究其實干,卻也正如府中那些有心人所想的:絕非州中上佳人物,故此,便是召了戲志才等人來,他們出於禮貌,當面或會對徐奕、諸葛瑾很客氣,但是見過了他倆后,背后轉過來,荀彧、荀攸還好,戲志才卻是肯定會埋怨荀貞耽誤他時間的,因而,此數人還是不叫為好。
聽了陳群三人與荀貞的關系,諸葛瑾、徐奕俱皆感到了荀貞的誠厚,兩人不約而同地想道:“先是不以我諸葛瑾)年少,親迎出府,繼而交代后宅,務必禮敬我諸葛瑾之)母,隨之,又召親近人過來坐陪,荀公待人,推赤心入人腹中,真可使人為之死!”
盡管才是初見,諸葛瑾、徐奕兩人就被荀貞深深打動。
徐奕原本想著到州府后若是不順心,便辭職還家,現下去,卻是半點也無這個意思了。
荀貞的熱誠都是對諸葛亮而發的,卻引得不知內情的徐奕、諸葛瑾一見傾心,倒是意外之得了。看著諸葛亮睜著亮晶晶的眼睛,好奇而又強自守禮地時不時看上自己一眼,再看著諸葛均茫然無知的懵懂模樣,荀貞心情暢快,止不住地哈哈大笑,這落入徐奕和諸葛瑾的眼中,少不了又會誤以為荀貞的開心是因他兩人,越發感動,皆下了為荀貞推忠效命的決心。
荀貞先帶著諸葛瑾等人來到堂上,不多時,陳群、郭嘉、徐卓相繼到來。
荀貞給他三人介紹諸葛瑾等,又給諸葛瑾等介紹他三人。
陳群三人的年歲和徐奕差不多,比諸葛瑾年長些,但也年長不了多少,他三人本就聰明,又都是久從荀貞,見多識廣,因而年歲雖輕,接人處事卻皆頗為老練,心知荀貞召他三人來坐陪,必是因為極其看重諸葛瑾和徐奕,故而俱打點精神,與徐奕和諸葛瑾攀談。
卻是對談片刻,郭嘉先發覺了不對,心道:“怪哉!此二人雖略有才能,卻遠非美材,明公素有識人之明,今卻為何為了這兩人而把我與長文、元直召來?”瞥了荀貞一眼,發現荀貞正笑吟吟地看著堂下,便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正落在了陪坐堂下的兩個童子身上。
郭嘉何等聰明?立時覺出古怪,愕然心道:“莫非明公竟是為這兩個童子而把我等召來的?”當即有心想要試試諸葛亮和諸葛均的才能,卻被荀貞及時發現了他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