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得諸葛亮到府中,荀貞歡喜到以至略微失態,究其原因,倒非純是因孔明之才。
諸葛亮今年才十二歲,就算他從今以后跟定了荀貞,可荀貞要想得用其力,至少也還得再等個七八年,而且限於積累、經驗的緣故,那時的諸葛亮就算可用,也定難當方面之任,最多只能助畫一下軍機方略,也就是說,要想能夠得到諸葛亮的大用,十年的時間都是少的。
又就算十年之后,便可得諸葛亮的大用,而在那個時候,荀彧、荀攸、戲志才、郭嘉、徐卓等人,歷經多年的戰爭鍛煉,才干必然更遠勝於今,亦即是說,那個時候有諸葛亮一個不多,少諸葛亮一個不少。
故而,荀貞歡喜至略微失態,卻并非是純因諸葛之能。
真正的緣故有兩個:趙云、諸葛亮都是荀貞較為偏愛的人物,此其一正如他對他兒子季夏所說的“今汝父為你置一丞相才矣”,人生七十古來稀,常年征戰,風餐露宿,時下的生活環境又遠不如荀貞的前世,荀貞當然希望能長壽,可如真的不能,那么,四十年后,諸葛亮才五十出頭,正處在政治年齡的黃金時期,足可輔佐他的兒子、甚至他的孫子,此其二。
事實上,代有才人出,荀貞略微失態的第二個原因卻是想的有點太遠了。
遠也好,近也罷,諸葛瑾三兄弟的到來,著實讓荀貞愉快了好幾天。
諸葛瑾兄弟到來的第二天一大早,荀貞召他三人來到自住的后宅,讓他們拜見陳芷、唐兒、遲婢、吳妦等自己的妻妾們,又命把自己的兩個兒子抱出,讓這三兄弟也見見。
荀貞的嫡長子便是季夏,陳芷所出。他的次子是遲婢生的,才出生沒太久,因為荀貞知道些前世的醫療知識,所以這個次子與長子一樣,都是順順利利地落地,和季夏一樣,荀貞也還沒給次子起大名,起了小名叫“阿左”,“左”者,“佐”也,遲婢生的這個次子雖然比季夏小不了多少,可於當今的禮法制度下,作為庶出子,將來肯定是繼承不了荀貞的事業的,所以荀貞以“阿左”為他的小名,也是寄托了對他將來長大成人后能輔佐其兄的一片期待。
諸葛瑾被荀貞召辟為侯府庶子,以后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荀貞侯府內的事情,陳芷等妻妾和荀貞現有的兩個兒子,諸葛瑾必須是要認識的。
荀貞笑對諸葛亮、諸葛均說道:“我這兩個兒子沒什么玩伴,卿二人與卿的兩個姐妹可以多來此院,一則,我這里書不少,你們可以隨便看,二來,閑時也與吾之二子玩耍。”
諸葛亮聽得可以隨便看荀貞的藏書,極是歡喜,看向被侍女抱在懷中的荀貞之二子,見小的那個太不受打擾地在呼呼得睡,口水流出嘴外,大的那個睜著眼,烏溜溜的眼珠轉來轉去,正在看諸葛瑾兄弟這三個陌生人。諸葛亮雖思慮周全,心道:“季弟篤厚,或難擔侍從之任,阿姊心細、幼妹爛漫,卻是可為兩位小主人的玩伴。”和諸葛均恭敬地應道,“諾!”
“小主人”的“主人”兒子,卻非后世奴婢稱家主為主人里的“主人”之意,“主”者,主事,主人就是主事之人,所謂“君主”之意,是下級對上級的一種尊稱。
荀貞問諸葛瑾道:“送給令慈的紙筆,令慈試用過了么?”
“試用過了。”
“可還得用?”
“家慈命謹與二弟叩謝君侯厚恩。”說著,諸葛瑾和諸葛亮、諸葛均就又要下拜。
荀貞一把將之扯住,哈哈笑道:“這里是后宅,沒有那么多的規矩!”
叫來侍衛在院門口的典韋,也介紹給諸葛瑾兄弟認識,然后對典韋笑道:“阿韋,今天你不用跟著我了,你可帶著諸葛家的三位郎君在后宅的各院落亭館里轉轉,讓他們認認路。”
典韋應諾。
荀貞沒有給自己再單獨設建一個“潁陰侯府”,那么他如今居住的州府后宅就是“侯府”,就是諸葛瑾日后將要長待的地方,需得讓他熟悉一下后宅的區域布局。
典韋領著諸葛瑾兄弟離開,荀貞一邊看他們背影出院,一邊笑對陳芷說道:“少君,你看此三少年郎如何?”
“衣裝雖弊,英氣勃發。”